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及解读库>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0588903728C/2022-00241 [ 发文字号 ]万盛经开发〔2022〕12号 [ 发布机构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2-04-11 [ 发布日期 ]2022-04-25 [ 体裁分类 ]公文 [ 有效性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2-04-2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4-25

万盛经开发〔202212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各部门,区属国有重点企业,驻经开区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2022411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前 言

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大健康产业也因其极具投资潜力,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大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民生改善的重要功能,大健康产业范围广、链条长、关联性大,涉及一二三产业,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养老、体育、旅游、保健、食品、健康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全区大健康产业增量提质发展,增加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万盛实际,编制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现状优势

康养资源禀赋独特。万盛属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衔接过渡山区,可开发利用土地多位于海拔600—1200米之间,是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的最佳海拔。全域气候温和、降雨丰沛,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300天以上,大黑山度假区年平均气温在14.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在22.1左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1%,大黑山度假区森林覆盖率达83.3%,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12000个,是纯天然氧吧。自然旅游资源山、水、泉、林、洞一应俱全,拥有国家5A级景区黑山谷、万盛石林等22个景区景点。

全民健身氛围浓厚。全区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成功创建全球活力城市。体育设施“一十百千”工程强力推进,累计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30亿元,持续推进1个全民健身中心、10个全民健身基地、100个全民健身公园,1000公里健身步道的建设,游泳馆、羽毛球公园、笼式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建成投用,已建成市民大健康服务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全市首条黑山谷荧光步道,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72.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8平方米,政府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到100%,行政村农体工程实现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59.94%,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4.8%,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1.98%

全域旅游发展卓有成效。全区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累计完成旅游投资170亿元,建成奥陶纪等各类景区景点22处,成功打造“百万游客俱乐部”景区等国家级旅游吸引物8个,奥陶纪天空悬廊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健全完善旅游设施,旅游公路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商品卖场、A级旅游厕所、免费WiFi、旅游公交等实现景区景点全覆盖。万盛经开区成功入选中国·重庆2018首届健康盛典“全市十佳康养胜地”,智慧旅游发展水平在《2019重庆智慧旅游蓝皮书》中位列全市区县排行榜第一。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247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5.18亿元。

体育产业亮点突出。着力打造品牌赛事,累计举办青山湖国际跑步节等大型赛事50余场次,“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成为全市唯一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荣获首届国际群体协会使命2030大奖——政策奖,成功承办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体育大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成功创建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青年汇巅峰乐园等体育旅游综合体10个,关坝镇凉风村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连续三年承办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壮大。全区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做大,现已形成鱼田堡组团高新技术产业园作为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地,紧紧围绕中成药、生物医药、保健品等产业(产品)链条为主,重点发展中药饮片、民族药、仿制药、生物制剂、生物提取物及制药、体外诊断、康复设备等产品,培育引进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规上企业累计实现产9亿元。

养老产业初具规模。依托区内较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发行养老产业发展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利用黑山旅游度假区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打造了黑山健康养老中心,形成“1个中心+4个服务站”的模式,将黑山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市场认可、可持续发展的“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现已有公办养老机构10家,民办养老机构1家,康养服务中心1个,农村村级养老点25个,其他私人养老机构10家,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在所有城市社区和绝大部分农村社区的全覆盖。

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全区积极建设黑山现代农业园区、青年现代农业园区、青山湖现代农业园区、丛林现代农业园区等“四个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茶叶、猕猴桃、方竹笋、食用菌、蜜柚五大特色农业总规模达10万亩,其中万盛食用菌是全市重要的食用菌供应基地之一,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都具有一定名气。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全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并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医药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竞争力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融合发展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产业竞争力不突出。全区的康养资源和体育健身资源丰富,在全民健身和全域旅游方面具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在产业发展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不适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没有打造出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特色品牌,产业附加值还不够高,未形成产业核心优势,如体育产业是万盛特色,但产业自身形态欠丰富,健身服务业还不强大,衍生消费链还没有完全形成,体育人才培训产业比较薄弱,体育综合体尚在探索阶段,体育服务业综合优势没有凸显。

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区医疗服务设施级别低、数量少,全区目前还没有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大型公立医院只有4家,优质医疗资源十分缺乏,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和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区域功能定位要求。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少、等级低,除万盛社会福利中心、关坝敬老院、黑山敬老院符合养老机构建设规范外,多数养老机构是利用宾馆、学校等改建而成,已建成的21社区养老服务站,其中有16个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捆使用。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体育、旅游、养老、医疗、医药等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程度不足,产业之间仍然处于简单叠加、互融不够,没有形成新业态新模式,如体旅融合发展缺效益,全区体旅融合发展最早、融合度较高,但是两个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互促机制,还处在“有亮点、无效益”阶段;医旅、医体融合大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发展环境

新机遇。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提出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全市“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加快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南部战略支点”的区域发展部署,首次将万盛发展上升为全市战略,赋予了万盛新的使命、全新优势,将为万盛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诸多政策、投资、项目利好。全球流行的新冠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物医药、健康体检、健康文旅、体育健身、健康养老、营养保健、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大健康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重冲击,不稳定不确定明显增多,大健康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周边众多区县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并在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占据先行优势,区域竞争日趋升级。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的战略机遇,落实全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美好生活、万盛样板”的建设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以健身康体和生物医药为引领,养生养老为特色,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强化大健康产业平台、品牌、人才支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大健康产业作为万盛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高品质生活的助推器,助力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将大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增强健康产品、服务、环境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守市场运行规律,培育壮大健康消费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健康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民间资本、各类外资进入健康产业领域,营造有利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主体。

——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在关键技术、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充分发挥完善大健康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提升大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融合,联动发展。以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围绕产业链做大做强,促进大健康产业生产与服务融合,形成空间互补、产业互促的大项目、大产业格局,形成支撑健康产业发展的行进方队。

——区域协同,一体发展。深入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上充分考虑区域协同,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优质资源集聚和科学分布,推动大健康产业在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地区一体发展。

第三节 发展定位

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样板。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全域布局,按照“业态融合、模式创新、效益集聚”的理念,着力推动健身康体、生物医药、养生养老、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健康”融合,构建具有万盛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优质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跑出万盛速度、树立万盛品质、打造万盛样板。

第四节 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形成以健身康体和生物医药为引领,养生养老为特色,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品质化、品牌化打造成效显著,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样板。

产业规模取得新突破。大健康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大健康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10%,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力争达到20%以上。体育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体育企业达到10家以上。特色康养旅游快速发展,旅游综合收入达3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300万人次,建成森林旅游康养基地8处以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

产业业态展现新气象。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创新发展远程医疗、云端旅游、智慧养老等新业态,积极发展夜间体育、假日体育、赛事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成功打造3个国际性赛事活动。

服务水平得到新提高。健康服务品质明显提高,力争全区养老床位达到5000张,社会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超过60%,慢性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内就诊比例达到90%以上。

健康水平实现新提升。力争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深化实施1个全民健身中心、10个全民健身基地、100个全民健身公园、1000里户外健身步道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63%,市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6%

展望到2035年,全面建成重庆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样板,产业规模更大、创新能力更优、品牌效应更强、发展环境更好,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产业品牌、市场主体,助推万盛全面建成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和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

第五节 总体布局

照“业态融合、模式创新、效益集聚”的理念,着力推动形成养老、体育、旅游、医疗、教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格局,构建形成“一心、一城、两片、多基地”的产业布局。

一心”即城市健康医疗服务核心。主要包括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南桐镇全域及黑山镇鱼子村。重点布局优质医疗资源,以医疗养护、健康医药为主题,进一步拓展健身、休闲、美食、理疗、保健、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现代健康产业业态,打造万盛城市健康医疗服务核心。

一城”即大健康产业新城。以黑山度假区、百花椅子台度假区、九锅箐度假区为核心,主要包括黑山镇八角、河沟、天籁谷、江流坝,石林镇奥陶纪、百花、椅子台和关坝镇九锅箐等适宜建设区域。着力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医疗多层次、多结构深度融合发展,建立覆盖不同空间、侧重不同人群、体现不同主题的体育旅游综合体,发挥旅游集散、休闲度假、体验游乐、运动康养等综合服务功能,围绕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健身休闲、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

两片”即森林康养片区(丛林—黑山—石林—青年—关坝沿线)、康养服务片区(金桥—南桐—万盛城区—青年)。森林康养片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森林健康养老,生态农业园区发展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将丛林的乡村休闲产业和黑山康养基础、石林苗乡文化、关坝九锅箐森林公园打包,作为森林康养核心片区。康养服务片区:以生物经济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导,打造健康医药、医疗器械、体育器械生产基地,为康养产业提供多样健康产品,以南桐温泉资源为基础,打造温泉康养基地,提供温泉疗养、养生保健等高品质康养服务。

多基地”即多个各具特色的康养基地。主要区域为:板辽湖、青山湖、凉风村、平山产业园等。其中,板辽湖、青山湖、凉风村以乡村休闲、民俗体验为主题,依托板辽金沙滩、青山尚古村落、凉风梦乡渔村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鼓励发展体验式、参与式种养殖业,开发家庭农场、瓜果采摘、休闲垂钓等娱乐项目,培育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康养民宿和康养农家乐,积极打造各类主题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平山产业园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题,依托平山产业园区鱼田堡组团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医药健康产业聚集,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平台。

2-1 产业布局图

第三章 健全大健康产业体系

第一节 围绕品牌打造,做强健身康体

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统领,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健身康体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体育+”融合发展为特色,以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为抓手,以体育产业为核心,以多样化体育活动为支撑发展健身康体产业,加快“运动之城、体育强区”建设步伐。

着力发展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推进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加工等产业,重点发展轮滑、滑板、小轮车等极限运动相关制造产业和羽毛球运动产业链。提高体育产业集聚和承接转移能力,打造全市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制定万盛经开区体育产业优惠政策,依托现有优势引进国内外优质体育装备制造企业落户万盛,重点吸引高附加值的运动装备企业进驻。培育打造全民健身服务产业,积极探索发展竞赛表演业,引进培育羽毛球职业俱乐部,提升俱乐部商业运作水平,精心策划具有全民健身特色的舞台剧,推进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提升体育运动商城管理经营服务能力,培育壮大体育消费市场,打造运动休闲服务产业基地。发展体育中介培训业,支持体育中介组织发展,丰富赛事推广、信息咨询、人才流动等中介服务。深入挖掘体育培训业的产业功能,启动建设万盛体育培训中心,打造以“体育培训”为核心的体育综合体,大力发展体育培训市场,打造体育培训产业链。

加快发展赛事经济。紧紧围绕“羽毛球之乡”“户外运动城市”“千里跑万盛”“乡村体育休闲”品牌打造,积极承接国家、市级各类体育赛事,策划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活动品牌。积极承办国际品牌赛事,全力打造“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青山湖杯”国际跑步节、“万盛石林杯”国际定向赛、“关坝凉风·梦乡渔村杯”国际钓鱼赛、“万盛石林杯节”WBO拳击联盟赛等品牌赛事,努力办好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体育大会、成渝体育融合发展交流会(研讨会)。对大型赛事进行策划包装,融合会展、论坛等形式开展,提升层次,变“单打”为综合体,增加赛事单元,穿插历史、文化等环节,形成聚合效应,提升赛事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影响力,深挖赛事经济潜力,以赛事拉动经济消费,带动产业发展,传播体育文化,宣传城市形象。鼓励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提升赛事报名、赛事转播、媒体报道、交流互动、赛事参与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独立运行、治理规范、行为公正的体育竞赛表演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各类中介咨询机构作用,鼓励其向体育竞赛表演机构提供经济信息、市场预测、技术指导、法律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

3-1 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一览表

序号

全民健身工程

工作内容

1

群体赛事

万盛千里行”徒步穿越、骑行赛、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妙音山登山比赛、国际钓鱼赛、业余羽毛球大赛、乒乓球大赛、广场舞大赛、业余篮球挑战赛、青少年定向越野、极限挑战赛等。

2

万盛精品赛事

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中国·万盛石林WBO拳力联盟赛、重庆万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暨CCTV体坛风云人物公益跑、国际轮滑比赛。

大力推进健身康体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统领,建设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大力培育基层全民健身组织,完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加快场馆设施建设,加强公益性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实现镇街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健身路径工程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黑山谷山地运动基地、石林定向训练基地、鱼子岗户外拓展基地、板辽湖水上运动基地、平山体育园区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轮滑(滑板)全项目赛训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以全项目轮滑为核心,集训练、竞技、表演、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极限运动体育旅游产业园区。加快智慧体育公园和体育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使基地成为全区人民健身的乐园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加强新建社区和楼盘体育健身场地规划建设,改造提升老旧体育场地设施,大力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

3-2 健身康体基地一览表

序号

基地名称

开展内容

1

黑山谷山地运动基地

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篮球、网球、乒乓球、户外拓展等相关赛事

2

鱼子岗户外拓展基地(青年汇·巅峰乐园)

开展露营、自驾、水上娱乐、航空、射击射箭、自行车、攀岩、赛车等项目

3

板辽湖水上运动基地

垂钓、皮划艇、动力帆船、潜水等水上运动项目

4

石林定向训练基地

(万盛石林景区)

定向运动、真人秀、郊游,同时协调发展滑草、动力伞、热气球等运动项目

5

平山体育用品生产基地

集聚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研发和制造高端体育装备

6

青山湖户外运动休闲基地

万盛国际跑步节赛事,健步走(跑)、骑行、徒步、定向运动等项目

7

南天门冰雪世界

冰雪运动项目

8

丛林·菌谷健康绿道

徒步、健身走、跑步、定向越野等户外健身活动

9

凉风·梦乡渔村垂钓中心

垂钓比赛、健身走、露营、登山等活动

10

方家山公园

户外运动为主的森林运动基地

11

马鞍山公园

骑行、健步走为主的森林运动基地

12

508库国际体育文创基地

重庆市各个专项体育协会和专业文化创意公司运营,以及开展冰上运动

13

国家轮滑(滑板)基地

承担国家队以及各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和俱乐部代表队的训练和比赛

积极推动“体育+”融合发展。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紧扣“世界旅游目的地”“全球活力城市”发展定位,建立覆盖不同空间、侧重不同人群、体现不同主题的体育旅游综合体,推动半季游向全季游转变、单一观光游向文体旅体验游转变,打造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利用山地生态资源,发展“主题娱乐型、休闲运动型、极限运动型”三大体育旅游产品,加强体旅融合活动策划,推动万盛“过夜经济”、周末经济、假期经济全面提升。推动“体育医疗”融合发展。树立大健康观,加强医疗与体育融合,促进全民健康生活。促进体医结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加强体育运动指导,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完善体育健身场地医疗服务设施,加快黑山谷国际运动医院建设,打造一批“健康长廊”“健康小屋”。开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研究,着力推广养生保健运动项目和“运动处方”,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运动康复指导服务,促进康体结合,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拓展体育康复市场。

专栏3-1 健身康体产业重点项目

体育产业项目。嗨摩尔运动商城、体育用品生产基地、体育产业研究院、体育产业商业街区等。

健身康体基础设施。国家轮滑(滑板)基地项目、万盛奥林匹克公园、黑山谷户外运动拓展基地、重庆万盛国际青年户外中心、板辽湖水上运动项目、板辽湖国际垂钓基地、重庆少儿运动基地等。

体育+”融合发展项目。极限乐园、凉风村休闲运动小镇项目、黑山谷运动中心、508库国际体育文创基地、南天门滑雪场、国家运动休闲小镇、黑山谷国际运动医院等。

第二节 围绕创新引领,做大生物医药

紧紧围绕“创新”这条主线,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增加优质产品、提升制造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抓手,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加大医药产品的研发力度。重点依托多普泰制药、百瑞德生物科技、重庆药研院等生物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中成药和化学药的研发力度。中成药发展以现代化、特色化为方向,加大中成药新药、品牌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产品的研发;化学药以高端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做大特色原料药及辅料,促进企业技术升级的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原料药及辅料转移,推动原料药及辅料集约化生产,支持企业申请国际注册,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产能对外合作,实现开放型大步发展。建立产学研研发体系,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原创新药的研发,增强生物医药的研发能力。

做大医药产业集群。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建设,以多普泰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为依托,以现代制造业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产品,打造以特色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及饮片的产业集聚区。引进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科医院,以一流医疗机构促进培育医疗技术、发展医药产业。支持有规模、有研发、有团队的制药企业入驻园区,带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式发展。加快推动医药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的持续发展。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培育专项基金,力争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达到15家以上。

积极发展保健品产业。大力开发药食同源保健品,鼓励发展集药食同源农产品种植、保健食品饮品研发加工、产品销售流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重点开发茶叶、蜂蜜、猕猴桃等系列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加大保健品产品研发力度。依托多普泰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加大中药材的研发力度,重点研发营养补充类和疾病养护类保健品,加强保健品与健康体育和养生养老的融合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围绕保健品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在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工艺、药食同源产品深加工、生产新模式研究方面有较大突破的加工企业,在土地利用、税收、贷款贴息、担保、保险、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发展医疗器械产业。以体育康复、老年康复为重点领域,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智能化、人性化为发展方向,以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康复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为目标,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引导医疗器械产业加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体育康复医疗器械方面,重点发展康复训练设备、理疗设备、保健设备、辅助运动设备等,在老年康复医疗设备方面,重点发展认知障碍康复设备、视觉康复设备、听觉康复设备等符合老年康复常用的医疗设备。

专栏3-2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

生物医药载体项目。青山湖生物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体育康复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项目、老年康复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项目等。

生物医药产品研发项目。黑山谷生物医学共享实验室项目、“药食同源”产品一体化生产项目、原料药研发生产项目、中老年保健品生产项目等。

第三节 围绕品质提升,做优养生养老

按照“康养+”的发展思路,立足全区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绿色健康食品资源,打造形成一批集医疗服务、养生养老、康体健身、休闲度假、健康食品等相互融合的产品和业态,开展高品质、多元化、中高端养生养老服务,树立全国养生养老服务标杆。

做靓康养旅游。植入生态健康文化,走深“凉资源、热产业”转化路径,大力推广“景区度假”模式,全面升级康养旅游景区,提档升级黑山谷·万盛石林景区,壮大“百万游客俱乐部”,增强核心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万盛国家矿山公园等康养旅游目的地生态保护与旅游综合开发,积极推动板辽金沙滩、九锅箐森林公园等提档升级。建设一批康养旅游景点,加快丛林、石林、青年、金桥、关坝5个镇建设,构建区、镇、村三级旅游目的地体系。积极拓展康养旅游产品,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标,依托区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快开发森林康养、度假养生等健康旅游业态以及高端养生护理、医疗保健等养生养心旅游项目。完善旅游服务配套,推进黑山露营公园、奥陶纪临崖酒店等项目建设,拓展旅游住宿业态。到2025年,建成森林旅游地15处以上,森林旅游康养基地8处以上,森林人家15家以上。

提质发展健康养老。建立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清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全覆盖,加强中心镇敬老院建设和改造,升级改造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1所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构建20分钟可达街道中心、10分钟可达社区家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化运作,持续探索完善“公建民营”“民建公助”运营模式,大力扶持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更加多元、精准的适老服务。积极壮大机构养老,提升养老机构服务供给能力,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塑造万盛养老服务品牌。2025年,养老服务业持续繁荣,社会化养老服务床位运营比例超过60%,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50%

特色发展健康食品。大力提升农产品的绿色健康水平,以绿色健康为方向,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农产品种植基地。聚焦“产出来”和“管出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优化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积极融入全市追溯“一张网”。依托华绿、翠信、定青等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健康食品精深加工生产企业,重点围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上下游发展原料和产成品加工,发展食用菌及其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依托万盛“黑山谷”、“丛林菌谷”区域公用品牌和重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培育一批企业品牌和特色健康食品品牌。借助现代媒体,创新营销宣传方式,加大“线上线下”的联动宣传力度,提升在区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形成大品牌带动特色健康食品的品牌战略效益,实现全区特色健康食品“卖全国、销世界”。力争到2025年,全区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产量占全区上市销售农产品总产量的50%以上。

专栏3-3 养生养老重点项目

康养旅游项目。椅子台旅游度假区、汤窝温泉度假小镇、黑山谷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项目、重庆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国家矿山公园、凉风·板辽最美渔村建设项目、金桥镇金蝶湖旅游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板辽湖景区提升改造、重庆森林·智能医疗康养度假示范新区、康养小镇、记忆“157”文体旅融合景区、森林休闲运动体验中心、文创休闲主题养生酒店、人文风情康养民宿、温泉康养示范基地、全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黑山·万盛之眼项目等。

健康养老项目。综合社区康养服务中心、综合养老社区、综合健康养老机构养老、健康养老顶级体检中心、复合养老主题公园、复合老年大学、森林高端养老社区、森林颐养老年公寓、复合高端度假养老社区、国际综合养老中心等。

健康食品项目。万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暨华绿科技新建高品质食用菌项目、中南文旅丛林蘑菇总动员提升改造项目、丛林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猕猴桃创新驱动示范区建设项目、食用菌调味食品深加工厂项目、特色健康食品加工项目等。

第四节 围绕民生保障,做实医疗卫生

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健康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医疗医药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业高质量供给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生命健康服务。

加大建设中高端医疗卫生机构。全力推进万盛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加快推进医院质量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着力推动专科(专病)建设,依托万盛黑山谷国际运动医院,加快运动医学、老年医学等特色优质专科(专病)建设努力建成13个全市重点专科。整合全区资源,推进重点学科建设,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学科,增强疑难危重病诊治能力。重点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二级以上的大型医疗机构,针对中高端人群,以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目标,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与公立医院形成互补,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开展美丽医院建设,优化诊疗布局,营造良好就医环境。全面推进预约诊疗,大力推行日间手术,加强急诊力量。发挥“互联网+”、进一步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创新便民措施,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师执业管理,健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到2025年,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服务。升级优化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和HIS系统,构建互通共享、业务协同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打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据资源共享通道,完善卫生健康数据资源体系,为实现连续、协同、整合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智慧医院建设,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惠及群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发挥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改善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实施智慧管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内部管理,为医院配备“智能管家”,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快完善医疗机构预约诊疗,实现区、镇两级医疗机构预约时间精确到30分钟以内。

延伸医疗机构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服务,增加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机构和床位数量。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康复科或治未病科,支持引导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疗护理床位,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家庭病床、巡诊等延伸医疗服务。支持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站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镇养老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一体或邻近规划设置,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不低于55%

专栏3-4 医疗卫生重点项目

医疗卫生机构。人民医院创“三甲”建设项目、南桐片区老年养护中心项目、中医院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等。

智慧医疗项目。万盛经开区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及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重庆智慧康养园项目等。

第五节 围绕多样服务,做精健康管理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支撑,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等健康咨询产业,在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

积极培育健康咨询。大力发展心理疏导、疾病康复等健康咨询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机制。特别是针对此次新冠疫情之后,强化对市民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防范技能培训、心理适应能力调适,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探索设立城市公共安全心理的专门研究机构。拓宽心理健康咨询渠道,提供社区流动服务、心理热线、网上心理咨询等便捷的咨询方式。加强心理服务的推广促销,为医护人员、退伍军人、警察、公务员、教师等岗位人员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扩大品牌知名度,推动行业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学校。充分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心理服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无缝对接。

加快健康保险产业发展。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扩大人群覆盖面。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

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大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不断完善区中医院基础建设,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大力建设专业的治未病中心,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跟踪服务,探索融合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宣传引导,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更全面地认识健康,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业务。

第四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推动“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养老”、“大数据健康管理”和“大数据健康服务”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向基层延伸,加快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化进程,提供全面、个性、及时的健康服务。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共卫生服务应用,建设免疫规划、妇幼健康、疾病防控、慢病管理、采供血管理、中医药服务等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形成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网络。开展面向家庭、社区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创新“大数据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机构移动端APP应用开发,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效率。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建设,实现医养结合智慧升级。推动老年健康动态监测,加强服务质量把关,实现对养老服务的全面监管。

第二节 搭建产业平台

搭建大健康消费数据平台。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大数据智能研究院,以健康信息、民政信息等平台为基础,整合全域旅游数据中心、“i盛行”智慧体育全网物联平台数据,提供医疗、药品、养老等方面大数据处理、大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商业应用服务。

搭建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依托平山产业园区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平台。依托黑山镇康养旅游基础优势,围绕健康管理、教育培训、健身服务,打造康养旅游特色小镇。打造板辽湖、青山湖、凉风村、九锅箐等特色康养基地。

搭建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施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创新产业集聚工程、创新城市建设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一流医学共享实验室,打造医药创新平台,建设集“医、药、养、健、管、游、食、贸”于一体的大健康综合体。围绕体育产业,发挥万盛体育产业研究院技术支撑作用,打造一批众创空间、体育运动商城,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等企业发展。

第三节 打造区域品牌

引导企业把品牌建设贯穿生产经营始终,牢固树立“品牌定位科学高端、管理服务专业精致、企业产品特色优质”的品牌培育理念,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竞技体育、举办精彩赛事,做好重大体育赛事的舆论引导和媒体服务工作,提升体育赛事的传播力,不断提高“全域旅游·活力万盛”品牌影响力。积极争取举办各类健康产业论坛和研讨会,参与制定各类涉及大健康产业相关标准。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媒体宣传等形式,加大正面宣传和典型报道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整体性宣传万盛大健康产业发展主题,提高区域影响力。鼓励已有品牌企业通过强化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等形式,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节 培育市场主体

坚持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健康服务龙头企业,鼓励本地大集团、大企业进军健康服务领域,引导医药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开发营养品、保健品,发展养生养老。重点在生物医药、医疗卫生、健康养老、体育培训、康养旅游等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机构,形成“医、药、养、健、管”五位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集团、大企业的核心和带动作用,形成骨干企业带动相关中小企业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区大健康产业相关规上企业达到20家。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占比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导向的知名品牌和技术标准。引导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关联行业的企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开发大健康产品和服务。

第五节 引进培育人才

结合全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加强体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等领域人才引进和培育。发挥万盛体育产业研究院平台优势,集聚和整合体育产业智力资源,引进和培育一批从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体育培训、体育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方面人才。建设高素质健康养老产业人才队伍,加强健康养老产业职业服务人才培养,依托职业院校和养老机构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和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鼓励医护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工作、轮岗服务或多点执业。加强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疗服务机构、保健品生产企业、慢病管理机构、健身机构开展健康管理人才培训,培育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理疗师等专业人才。

第六节 推动区域协同发

抢抓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机遇,依托綦江万盛两地丰富大健康资源,组建綦江—万盛大健康产业联盟,推进与綦江共创共建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共搭共建大健康产业平台、共育共享大健康人才。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依托綦江—万盛创新经济走廊、银丰集团生物科技园、多普泰现代中药产业园等现有平台,积极打造国家医疗医药创新示范区,引进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科医院落户,以一流医疗机构促进提升医疗技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突出渝南特色,整合优势康养旅游资源,加快构建横山—古剑山—老瀛山—黑山谷康养避暑旅游带,做大康养旅游产业。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它地区交流合作,促进大健康产业上下游、前后端、关联侧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体系,协作开发大健康市场资源。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由管委会办公室、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经济信息局、卫生健康局、文化旅游局、民政局等部门组成的“万盛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全面统筹协调万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工作。确定各主管部门责任范围,切实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完善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开展大健康产业发展定期督导工作,对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和突出问题。突出目标导向,加强大健康产业统计研究,为工作考核和督查奠定基础,把大健康产业年度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并纳入全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按产业主管部门、服务保障部门分类确定考核内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抓出成效。

第二节 加强要素保障

强化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要素整合,优先保障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保障土地供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对健康服务业载体项目用地,探索扶持性的供地政策。落实医疗、养老事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按税法规定渠道向非营利性社会事业进行公益性捐赠。创新财政金融支持,引导推动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大健康企业发展,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大健康产业项目,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大健康领域提供创新型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

第三节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多位一体、多级联动机制,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卫健、发改、财政、文旅、规资、交通等多位一体统筹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改善政府审批服务,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建立健全大健康产业市场准入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领域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等的积极性,形成多元筹资格局。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立诚信服务制度。建立健全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失信惩戒以及强制退出机制,将健康服务机构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信用体系。

第四节 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大健康产业理念,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强调维护个人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树立健康的经济观,引导公众加大健康投资,把健康投资作为个人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健康投资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增长点。推动医疗产业从单一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转变,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发展趋势,大力宣传健康意识、“治未病”理念,积极进行健康管理,运用各种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工具,引导人们树立大健康意识,开展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提升大健康服务,营造对大健康产品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