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千般景 文明平安是最美——万盛大力推进“文明交通综合守法率”专项工作小记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血管”,文明交通是城市的名片。安全、文明、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2023年以来,区文明办、区道安办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在规范交通秩序、倡导文明出行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文明交通综合守法率”专项工作,多维度强化执法整治、宣传引导、设施完善等,全区共建共治共享文明交通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目前,万盛城区和国省县道“文明交通综合守法率”稳定在65%和66.63%,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多方向发力 交通整治显成效
在万盛小学,从早上7:20开始,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执勤民警便指挥疏导校门口和周边道路车辆,引导接送学生的家长即走即停。无论严寒酷暑,他们“护学”风雨无阻。
“你好,请靠边停下,电动车非法加装遮雨棚属于违法行为,请配合现场拆除。”“你好,后排人员乘坐电动车也要戴头盔,戴头盔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在重要交通路口,民警通过车载喇叭广播或设卡检查等方式,对骑乘摩托车、电动车的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文明行车教育。
狠抓路面执法管控,只是我区开展“文明交通综合守法率”专项工作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全区累计查处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8600余起,劝阻拆除摩托车(电动车)遮雨棚2万余个,取缔摩托车改装点1个,查处参与飙车人员10人。
同时,区文明办、区道安办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打好城区早晚高峰“阵地仗”、国省县道村道“流动整治仗”、部门镇街“联合整治仗”,自去年9月份以来,累计查处不戴头盔、超员、无牌无证等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1700余件,联合拖移违停车辆1000余辆。
数据显示,目前,万盛城区和国省县道文明交通综合守法率稳定在65%和66.63%,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宣传入人心 安全出行记心间
“大家知道‘全国交通安全日’是哪一天吗?”
“今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什么?”
“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大家认识吗?”
……
2023年12月2日,恰逢第12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当天,全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在子如广场启动。活动现场,民警紧扣我区道路交通实际,结合群众冬季日常出行特点,采取搭设展板、发放资料、播放视频、知识问答等宣传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谢谢警察叔叔,我们学会了,下次爸爸骑电动车送我上学,我一定戴好头盔!”近日,新华小学的学生们很开心,他们收到了一批儿童安全头盔。当天,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与万盛台铃电动车销售商联合开展“警企协同筑平安活动”,以“交通安全知识趣味答题+赠送安全头盔”的方式,为孩子们送去了儿童安全头盔。
去年以来,我区坚持多维度宣教方式,以交通劝导站“大喇叭”、交通安全宣传“七进”等为载体,累计制作摩托车(电动车)安全宣传提示牌40余块,在辖区所有小区、企事业单位近1000块电梯广告屏幕播放宣传警示片,制作本区典型事故案例宣传语音提示3个,印制宣传海报、折页、传单6万余份,向市民精准推送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出行常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明交通的宣传者、共建安全的参与者。
全民共参与 引领文明新风尚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域文明创建最直观的体现。
“我现在开车,遇见行人过斑马线,都会停车让行。”出租车驾驶员广师傅说。
在万盛,“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机动车驾驶员的良好驾驶习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每一名交通参与者都在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记者发现:路口少了份匆忙,礼让更多了;电动车、行人多了份规矩,各行其道了;机动车乱停乱放少,出行更文明了。随着“文明交通综合守法率”专项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安全文明出行。这得益于市民文明素质和自觉遵规守法意识的提升,也得益于我区交通环境的整体改善,使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焕发出新面貌、新气象。
(刘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