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森林保卫战” 筑牢生态防护墙 今年万盛拔除森林病虫害疫点3个,拔除疫情面积977万亩
眼下,冬季树木进入休眠期,森林病虫害也进入了越冬阶段,但护林员们并没有停下防治病虫害的脚步。
近日,石林镇农林村,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护林员们携带装备踏入林区,开始了一天的巡防工作。他们首先对诱虫灯进行检查,保证其药剂充足;随后,对树木进行仔细检查,对发现有病虫害的树木,采取寻找虫洞、撒灭虫药剂、用塑料膜包扎的方法进行除治,及时将病虫害消灭在幼虫阶段。
“越冬休眠状态的病虫,虽然增强了耐受不良环境的能力,但由于它们数量有限、不活动、越冬场所比较集中,使得冬季成为防治病虫害的有利时机。” 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冬季森林病虫害防治对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减轻来年防治压力有着重要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疫情精准监测、疫木集中除治、疫源封锁管控、健康森林保护、疫情防控保障五大攻坚行动,狠抓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今年以来,我区累计拔除疫点3个,实现疫区拔除,拔除疫情面积977万亩。
在监管方面,我区采取“监理公司+区镇村社四级”监管模式,公开招投标聘请第三方对除治施工开展全过程现场监管;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派技术人员实行除治期巡查抽检,对作业采伐、疫木焚烧、疫木粉碎等环节重点督查;除治工作涉及乡镇、村社安排工作人员、护林员加强日常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同时,我区严格执行森林植物检疫登记、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检疫制度,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检查站建设,对进出该站(卡)的松木及其制品进行检疫检查并做好登记记录,严防染疫林业植物及制品传播扩散。深入开展护松2023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及种苗检疫执法专项行动,针对重点对象及重点区域农户开展拉网式清理排查,共查处行政案件6件,查处违法人员6人。
联防联治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区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渝黔相邻区县联防联治区域协作会议,与相邻贵州省桐梓县,南川区、綦江区建立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信息联系平台,严格执行联防联治互查确认、统防统治、信息共享、执法合作等机制制度,区县间交叉检查28人次,各镇间交叉检查35人次,村社间交叉检查68人次,使边界插花地带疫情防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我区将严格按照疫区管理办法,持续巩固防治成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