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破译药企的成长“密码”——记我区“优秀民营企业”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在万盛推动制造业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上,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普泰”)获评“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业界翘楚,从中小企业再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条路,多普泰走了20年。
在多普泰大药房的展厅,多普泰公司董事长、总裁、党支部书记甘奇超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产品:脉血康胶囊、肝络欣丸、乌贝胶囊、山楂降压袋泡茶、八珍袋泡茶、茸杞补肾健脾茶等。
如今,谈及自家产品,甘奇超如数家珍。但回顾起公司成立之初,却是另一番景象。
2004年3月,多普泰正式成立,和行业内众多其他企业一样,该公司也面临生产工艺传统化、生产效率低、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等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问题。
为此,多普泰加大研发投入,精进技术水平、探索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组建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淘汰落后设备、改良现有设备、引进先进设备、升级改造车间生产线……得益于技改扩能和产品创新,目前,该公司达到了年产脉血康胶囊7.2亿粒、脉血康肠溶片6亿片、其他胶囊(片)3亿粒和颗粒丸剂500万袋的生产能力,收购引进肝络欣丸、乌贝颗粒等独家品种新药。
作为我区医药健康产业的“领头雁”,近年来,多普泰不断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诸如“全国劳动模范”郭平牯、“重庆市劳动模范”彭治平先后在多普泰涌现出来。他们的脱颖而出,不仅对企业的其他员工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也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科技创新了,公司发展了,就要更好地回报社会。”甘奇超说。
在群众健康路上,多普泰撑起“守护伞”。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公司向我区捐赠2吨医用酒精、2万盒银翘袋泡剂,并建成一条医用级一次性防护口罩生产线,为万盛抗疫工作和复工复产作出了贡献。
在乡村振兴路上,多普泰托起“腾飞梦”。公司与万东镇五和村、关坝镇凉风村、丛林镇海孔村等村结成帮扶点,签订扶贫产品供销协议,公司采购农户蔬菜、家禽等农产品供食堂专用,并购买农户滞销水果作为员工福利;在南桐镇金龙村实施产业扶贫,支部党员将水蛭养殖技术免费送到农户家里,助力农民增收。
自2017年设立“多普泰爱心基金”以来,公司已累计注入爱心资金超过110万元,用于万盛辖区内的减贫扶困、安老扶幼、扶弱助孤工作,资助人口超过500余人次。
(刘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