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粮仓” 端牢“饭碗” ——万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纪实
10月18日,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粮食安全知识。
粮食丰,“三农”稳,天下安。
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不让任何人掉队。”同时,本周也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我区在子如广场举行了“粮食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旨在通过宣传粮食安全知识、健康饮食知识,提高公众对粮食问题的关注和认识,倡导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弘扬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近年来,我区把粮食生产作为保安全的重要基石,作为增进福祉的重要保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围绕粮食生产关键环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粮食流通和储备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全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全区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有效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
建良田守好粮食生产“命根子”
秋收时节,关坝镇兴文村的高粱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宛如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今年高粱亩产量为600-800斤,除去种植、病虫害防治、人工、机械等成本,亩均纯效益可达800元,是个丰收年!”高粱种植基地负责人杜青松笑着说,这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曾经,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田里的杂草比人还高,村民时常把鸡鸭赶进田里。去年,关坝镇通过实施撂荒耕地整治,荒地变良田。如今,除了高粱,村民们还各自种上了玉米、土豆等农作物。
万物土中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区成立“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专项工作组,实行领导包镇、专人负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小田并作大田,瘦田改为良田,抛荒撂荒田地焕发新机。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区按照统筹规划、整村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原则,实行“三打破、四统一、一重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从根本上实现了项目区内渠相连、路相通、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碱能降的目标。
目前,我区耕地保有量12.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5万亩。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低效林园地开发以及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等项目建设,新增耕地900亩。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全区已完成土地整治约1300亩,盘活撂荒耕地,已完成900亩复耕复种任务。
强科技会种地更要“慧”种地
在丛林镇绿水村,一台犁田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半亩地不到10分钟就犁好了。
“这是村集体购买的第一辆农机,后续我们还购买了播种、除草、施肥、打农药等农用机具。”绿水村党支部书记蔡志华说,时代在进步,现在光会种地可不行,还得“慧”种地!
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上。无人驾驶收割机、无人植保机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促进了农业生产增产增收、节本减损。
今年7月,金桥镇青山村的稻田一片绿意盎然,技术人员操控农业专用无人机,沿着水稻田低空飞行,进行叶面阻控剂喷洒作业。短短10分钟,技术人员就完成了60余亩稻田的喷洒工作。相较于人工作业,无人机作业不仅提高了约50倍的工效,还可定向定点喷施,使得叶面阻控剂随气流深入到农作物根部及叶子的背面,全方位阻隔有害元素入侵作物,叶面阻控剂有效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
随着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我区立足“抢”字当头,强化技术服务和安全监管,支持农民采购农业机械,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根基服务,以解决农户缺乏劳动力难题,确保粮食及时播种和收获。
重补贴农民种粮更有奔头
“种得越多补贴越多,现在国家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力度特别大,购买农机也有补贴。国家各项惠农利农政策越来越多,我们种粮更有奔头了!”说到种粮的好政策,金桥镇青山村村民黄成超的喜悦挂在脸上。
作为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和大户,黄成超流转土地440亩,种植大豆110亩、高粱330亩,每年各项补贴就能为他减少种地成本。黄成超告诉记者,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他们当然愿意多种地、种好地、种好粮。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区持续实施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对种植水稻、玉米等12种粮油作物面积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给予230元/亩的补贴;扶持和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制宜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服务,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
种粮,无论农民还是企业,最怕的是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为了让种粮户不吃亏,有一个好收成,我区一方面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做好减损工作,农业保险逐年扩面增品提标,基本形成既保成本又保收益、既保灾害又保价格、既保大宗又保特色、既保生产又保产业的保险体系。
经过测算,今年我区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约15万亩。截至目前,全区已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100万余元,惠及农户3.2万余户。
我区还指导全区承储企业做好粮食轮换和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开展全区储备粮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绿色优质储粮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青年粮库建设,鼓励粮食企业对现有储存、加工、配送能力升级改造,目前已建立储运企业1家、配送中心1家、粮油应急供应网点17个的粮食应急体系。
秋收过后,稻飘香、粮满仓,静待明年的新收成。
(刘 倩 夏映红 罗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