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体系重构 流程再造 机制重塑 万盛打造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升级版”

日期:2023-09-19

“有事找网格员准没错,你们‘敲敲’手机,很快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近日,关坝镇兴隆街社区居民犹玉珍握着社区网格员杨苹的手夸赞道。

不久前,犹玉珍发现自家附近步道的下水管道井盖破损,便把情况告诉了社区网格员杨苹。杨苹现场查看后认为井盖破损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影响居民早晚休闲散步。随后,杨苹拉上警戒线,对路过居民进行安全提示,并立即把相关情况上传至网格系统,网格长核实后上报镇指挥中心。很快,镇指挥中心便安排工作人员前来维修,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及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彰显“温度”,而“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智治体系更是推动网格管理“向前进”的加速器。社区居民杨金娥对此深有体会。她曾向社区网格员反映了“水压低导致水流小、影响日常用水”的问题,网格员在手机系统上报问题后,持续跟进后续处理情况,上门了解问题是否解决,反复确定无其他影响后才安心离开。

基层吹哨、部门报到、问题销号……关坝镇兴隆街社区网格员的日常工作只是我区推进基层智治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万盛下辖2街8镇,共44个社区、56个行政村,城镇化率达79.75%。今年以来,我区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推动镇街“一把手”扎实抓好“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集成改革。

推进体系重构,搭建治理模块。开展镇街科室站所职能职责、运行机制、资源力量调研,全面摸清基本情况,量身定制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板块”建设方案,实现定岗定人定责,基层信息上报时长同比减少10%以上。整合组织、政法、民政、应急管理、规划资源等各类网格为“一张网”,设置镇街大网格、村(社区)小网格、村(居)民小组或自然村(楼栋)微网格“三级网格”,设置园区、景区、商圈专属网格,对网格进行统一编码,明确职能事项清单,实现“多网合一、一网一码、一网多能”。目前,全区网格优化设置、网格党组织覆盖、专职网格员配备实现“三个100%”。

推进流程再造,提高治理效能。推行“1221集成工作法”,在村(社区)建立基础数据、可用资源、居民诉求、问题整改、业绩成效等“五本台账”,构建“基础数据收集——居民诉求+突出问题归集——可用资源+方法措施汇集——成效经验积集”的集成路径,提升基层干部情势感知、民意感知、问题感知的水平。实行“网格——村(社区)——镇街——区”四级分类问题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支持突发信息一键触发,确保应急处突精准报送、快速响应、指挥有力、协同高效。建立“村(社区)党组织——驻地单位——物业管理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五方议事工作机制,增强靶向施策、精准服务、合力成事的能力。

推进机制重塑,夯实治理保障。强化镇街统揽能力,赋予镇街党组织对大网格内其他单位干部任免建议权、规划参与权、综合执法管理权、重大事项建议权、年度考核建议权、满意度测评权“六项权力”。强化制度激励约束,建立组织领导、上岗公示、时效管理、教育培训、薪酬保障、奖惩激励、事项准入“七项制度”,明确社区专职网格员月工资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将党建统领网格治理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将“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工作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纳入“一把手例会”“赛马比拼”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加减分项,促使各级认真抓落实。

截至目前,全区10个镇街各建成1个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均已形成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等4个板块,共优化设置网格360个、微网格1377个。万盛街道、南桐镇、关坝镇作为万盛首批、全市第三批试点镇街,已部署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并开展试运行,其他7个镇街已全面完成硬件场所准备、线下工作体系调整等工作,212名党员干部、网格员使用线上平台,共处理“四板块”涉及问题283件,满意率反馈达98%以上。

(叶  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