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绿水青山织锦绣 满目“盛景”尽斑斓——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

日期:2023-08-1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08-16

蓝天白云下的万盛城区。

“城市的生活污水需要经过我们污水处理厂数十道的工艺流程才能成为可回用水,用于园林绿化等方面。”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30余名市民代表走进万盛两河口城市污水处理厂,见证污水如何变“清流”。

有人说,设立全国生态日,不仅是一种标志,更是一种动力。诚如斯言,全国生态日的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明媚的“天空蓝”、宜人的“生态绿”、靓丽的“万盛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万盛久久为功扎实推动生态建设,在逐绿前行的道路上写下美丽答卷。

方家山森林运动公园,山间景色美不胜收,生态美景一路相伴。

“加法”添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建成绿色矿山4个,完成营造林12万亩,完成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全监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2%,成功创建市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11个、区级生态村33个……一串串数字,印证了万盛由“黑”转“绿”的蝶变,也筑牢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近年来,万盛着眼于健全源头保护制度,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将全区划分为工业经济发展区、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区、城市经济发展区三大经济发展区,实施差异化环境保护政策,明确将全区耕地、林地和森林面积分别不低于11万亩、50.8万亩和45万亩,作为底线严防死守。截至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8.2%,

同时,严格落实一项项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坚持“山水林田湖”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实施两河四岸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

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发展质量。随着一个个高水平的绿化工程落地实施,碎片化的生态孤岛重新联通,地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有效提升,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不完全统计,万盛现有野生植物190余科、750余属、1700余种,森林植物以马尾松、栎类、樟类、杉木以及竹类为主。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万盛共有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植物25种,其中,原生植物15种、引栽植物10种。

青山为底,逐绿而行;清泓环绕,蓝绿交融;天清气朗,生态宜居……如今漫步在万盛大地,草木葱茏,万物并秀,一幅山清水秀的绿色新画卷正生动铺展,一条天蓝地绿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徐徐铺就。

风景优美的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减法”治污   齐心装点锦绣盛城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96天,居主城都市区第一。

“万盛蓝”常驻只是我区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个缩影。面对“绿色大考”,万盛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出发,从保护一片蓝天、一泓清水、一块土地开始,全方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以来,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完成重庆展印包装有限公司VOCs废气、万盛浮法玻璃2#线窑炉废气两项重点废气深度治理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59万元,持续开展南桐特种水泥窑炉废气深度治理、万盛煤化甲醇罐区VOCs废气深度治理;强化分级管控,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和“一厂一策”方案编制,突出管控重点,夯实重污染天气预警应对工作,处置各类问题线索40余条。

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实施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城镇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1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以上,汤家沟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南桐、鱼田堡、砚石台三大煤矿矸石山和恒泰电厂灰场周边耕地影响调查,积极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新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居全市第一。

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地更净,从一域到全局,万盛逐步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意盎然的关坝镇凉风村。

“乘法”聚力   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万盛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每到节假日,关坝镇凉风村的各家民宿门口停满了大小客车,各地游客在绿水青山与整洁村居之间流连忘返。

凉风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曾经,这个仅有482户村民的小村庄有6家小煤矿。随着煤炭资源枯竭,村里的煤矿全面关停,村民失去了稳定收入来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近年来,该村重塑生态优势,大力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统筹发展特色休闲垂钓、生态果蔬种植等旅游相关服务业。如今,凉风村不仅摘了“穷帽子”,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梦乡村”。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在这儿很幸福。”村民何文香在村里经营了一家民宿,“入夏后,我们民宿迎来了最火爆的时期,节假日期间通常一房难求。”她说。

据了解,凉风村现有凉风11居、滨水人家、香香妹农家乐、大自然农庄、甜甜妹农庄等30余家民宿,每年接待休闲旅游观光的人次达120万。

从开采煤矿到发展美丽经济,绿色转型实践让村民保护环境成为自觉。“要给游客留下好印象。”平日在村里闲逛时,罗霞习惯带个小袋子,以便捡起看到的垃圾。

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护好绿水青山,赢来金山银山,万盛正在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化通道。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一年只有一天,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却贯穿在城市发展的每一天。未来,万盛将继续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上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绿色万盛。

(杨晨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