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今年前6月万盛新增626个停车泊位 城市闲置地“变身”小微停车场

日期:2023-07-0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07-04

“利用部分城区零星用地、闲置用地等,多措并举推动小微停车场改建,缓解老旧小区、医院、学校、商圈等区域停车难题……”近日,从区城市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会同相关单位整治停车难问题,切实提高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周边多为老旧小区,基本没有停车位,部分居民租用门市、库房停车,其他居民只有把车停在道路车位上,每到下班时间都要上演车位‘争抢战’,抢不到车位的只有乱停。”家住和平村社区的居民赵先生说。

在赵先生所居住的区域,区城市管理局联合东林街道办事处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将东林步行街周边200平方米的闲置用地,改造成小微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0个。目前,该小微停车场已建成并对外运营,采用车牌自动识别认证,同时支持自助缴费、移动支付等多种停车缴费方式,解决了周边市民一直头疼的停车难题。

“为了全面优化城市停车管理,加快补齐城市停车供给短板,结合停车设施基础信息调查情况,集中清理了一批停车设施紧缺、停车难现象凸显的区域,如国能天街片区、东林片区、南桐片区等。”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科负责人杨飞介绍道。

区城市管理局在停车设施紧缺的区域,筛选、梳理可用的公共区域边角地块、闲置用地等,作为小微停车场建设备选地址。据统计,今年1-6月,该局“见缝插针”改建盛兴路新能源充电停车场、工程公司临时停车场、东林步行街停车场、塔山路公厕临时停车场等周边闲置地13处,共计新增停车泊位626个,其中10个为充电停车位。

“小微停车场占地小、投资少、建设快、用地灵活,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是缓解‘四老’区域停车难的重要手段,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品质。”杨飞表示,在改善停车环境的同时,建设单位还兼顾周边品质提升和市民休闲娱乐需求,部分小微停车场建设项目融合充电桩停车位、公共绿化改造、休闲广场配套等。在兴盛路停车场,看到该停车场相邻位置设置了休闲口袋公园,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健身提供便利,盘活了城市“剩余空间”,该区域整体市容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局将继续紧盯停车难、停车不便捷这一民生热点问题,会同相关单位持续筛选、合理利用城市边角空闲土地,力争改建更多小微停车场,进一步提高停车位供给,缓解“四老”区域停车难,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曾  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