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我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出炉 构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日期:2022-05-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5-27

近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规划》指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到2025年,构建管理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更加优秀、优质教育更加普及、教育服务更加多元、教育体系更加健全的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1.8年提高到12年。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校特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孝善美德教育等深度融合,全面营造立德树人良好氛围。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全面落实“两课两操”。鼓励学校开设校园戏曲、传统吹打、书法绘画作品欣赏等传统艺术课程。通过划分学前、义务、高中三个层次的劳动实践课程和创新劳动课程,提高各阶段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全力办好学校教育。到2025年,实现学前教育特色内涵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2%以上、普惠率90%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0%以上。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确需保留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深化重庆一中帮扶49中工作,通过名校品牌效应,促进我区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结合永城南桐新城职业教育组团规划,主动对接綦江,推动两地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积极争取引进1-2所高校,填补万盛高校空白,为转型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努力推进家校社共育。重点以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为切入点做好家校共育。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完成作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交流,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做到“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在学校运动设施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让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与教育共享,让更多的教育资源与全民共享。

大力推动全民终身教育。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试点开设托幼班,招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备案,做好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工作。由党工委老干局牵头,教育部门配合,争取创建我区的老年大学。加大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成人大学教育方式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人口学历层次。依托区内职业学校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学校,形成“职业学校—社区”互相渗透、互相通融、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坚决保障特殊人群教育。到2025年,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做到“应助尽助”。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等规定,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减少手续资料,进一步简化办理程序,确保优抚对象及其子女入学。配合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工作,预留一定学位,解决特殊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强与司法、民政等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全方位落实保障措施。改革学校管理层绩效考核办法,适当提高待遇。加强“幼小”衔接教育,完善“小升初”“初升高”衔接教育,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集中精力搞好城区两镇两街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重点做好城区中心区、西区和南桐场镇地区的学校建设。逐步配齐配足教育教学所需设施设备。扎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解维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