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万盛反诈卫士”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上线4个月,注册人数4.5万,处置预警指令545条,成功劝阻51人,避免财产损失30万元

日期:2022-04-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4-11

日前,记者从区反诈骗中心了解到,自去年12月中旬“万盛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上线至今,这款全民“反诈神器”已初显神威。截至目前,全区注册人数达到4.5万,累计处置预警指令545条,成功劝阻51人,避免财产损失30万元,有效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万盛反诈卫士”及时预警,为群众止损2.7万元

最近,在万盛的大街小巷,不少志愿者拿着二维码,向群众宣传推广“万盛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一些市民表示疑惑,安装这个小程序有什么用?家住塔山片区的刘女士给出了答案。刘女士刚注册这款小程序不久,就碰上了电信网络诈骗,幸好“万盛反诈卫士”及时发出预警,民警紧急上门劝阻,她才避免了上当受骗,保住了2.7万元“血汗钱”。

2月27日事发当晚,刘女士突然接到一通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客服”称,因为他工作失误给刘女士误开了该平台的年度会员服务,平台将冻结刘女士账户上的资金,并扣除6000元的年度会员费。“客服”向刘女士承诺,因为是自己的工作失误,可以帮助刘女士向平台申诉取消会员服务,并解除账户扣除协议,只需要刘女士配合自己工作就可以了。随后,“客服”远程指导刘女士下载中国工商银行APP,填报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手机号及收到的验证码等信息。

就在刘女士按照“客服”的指令操作时,区反诈骗中心接到“万盛反诈卫士”小程序推送的高危预警,显示刘女士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紧急预警后,区反诈骗中心立即通知万东派出所民警出警,迅速赶到刘女士家里劝阻。了解到刘女士已将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全部告诉“客服”后,民警带其到最近的一家银行,将银行卡插进ATM机,连续多次输错密码,使银行卡锁住,随即又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刘女士的银行APP账号锁住,然后民警将刘女士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资金止付操作。

“好险呐,如果再晚一点,我卡里的钱就被骗子转走了!”刘女士感慨地说,庆幸自己安装了“万盛反诈卫士”小程序,才保住了2.7万元“血汗钱”。

“万盛反诈卫士”建立反诈保护圈,“智守”群众“钱袋子”

区反诈骗中心民警吴至伟告诉记者,“万盛反诈卫士”是以微信小程序为基础,无需下载客户端软件的智能识别预警程序,具有自动识别涉诈来电、短信、APP的功能。该小程序以亲友、社群、工作等社交关系为基础,建立起保护圈机制。保护圈内任一成员收到电话网络诈骗时,小程序都会迅速向该成员和保护圈内的其他成员推动预警信息。同时,区反诈骗中心也会接到预警提醒,在第一时间给受害群众做好防骗劝阻工作,及时止损。

吴至伟介绍,为充分发挥“万盛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的反诈利器功能,区反诈骗中心已建立事前预警预防、事中快速处置、事后及时止损三方面机制,与诈骗分子“赛跑”,守护群众“钱袋子”。

事前预警预防方面,群众成功注册“万盛反诈卫士”后,该小程序预警系统将24小时不间断监测群众电信诈骗风险信息,第一时间推送预警预防信息。事中快速处置方面,面对群众遭遇诈骗后,出现的电话不接听、短信不查看或涉诈转账操作等高风险情况,区反诈骗中心将通知辖区派出所民警上门面对面劝阻,帮助群众进行银行卡锁卡止付等操作。事后及时止损方面,民警将把受害群众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进行止付停损操作以及立案侦查。

“‘万盛反诈卫士’注册使用安全便捷,相关数据已严格按照保密协议落实具体责任。”吴至伟说,目前,“万盛反诈卫士”正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注册中,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万盛反诈卫士”上线4个月,注册人数达4.5万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中旬“万盛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上线后,我区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派出所民警、机关干部、综治网格员等组成的“全民反诈”志愿者下沉,结合“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向群众宣传反诈骗知识,并引导群众注册“万盛反诈卫士”。截至目前,已基本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学校师生、重点企业员工安装注册全覆盖,全区4.5万人已注册“万盛反诈卫士”。

“下一步,‘万盛反诈卫士’宣传推广注册工作,将重点聚焦各镇街辖区居民。”吴至伟表示,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有力领导下,区反诈骗中心正在加强与各镇街沟通合作,将持续加大“万盛反诈卫士”宣传推广力度,加快构筑起我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防护保护圈。同时,万盛警方将继续集中警力,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抓细抓实抓落地,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高发态势,全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肖贵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