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侯正超
利剑锋从磨砺出
侯正超
侯正超,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金桥镇人,现年34岁,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军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仲冬时节,寒气浸骨。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的训练场上却是一派火热,队员们正在进行各种体能训练。
“不认真训练,等到火场救人时,拿什么与恶劣的环境抗争?怎样去保护人民群众?”
与繁忙的训练场景相伴的,是一声声严厉的训斥。这是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助理侯正超在组织训练、示范教学。
今年34岁的侯正超是万盛金桥镇人,2006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随队转制。2021年11月,他作为8名“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这一荣誉,承载着侯正超在160余次抢险救援战役中的突出表现,见证了他在汶川、会理、芦山等地抗震抢险救灾中的英勇无畏。
侯正超与队友在火灾扑救现场。
悲情火海凌云志
侯正超的严厉,在队里是出了名的,队员们甚至私下称他为“猴子”“魔鬼”。侯正超说,自己的严厉,是来自于血的代价、生命的警醒——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在这场火灾扑救中,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27名消防员魂归山林。
而侯正超正是这些牺牲的消防员的班长。彼时,宿舍楼、训练馆、足球场……到处都留下了战友们深深的印记。
“他们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只有18岁,正值青春年华啊!”侯正超每每谈及牺牲的战友,都是双目通红,难掩心中的痛苦。
如何减少救援中的人员伤亡,如何避免悲剧重演?侯正超思虑良久,决定加大重难点课目训练,并亲自示范教学,提升队员的应急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集森林防火和山岳、水域、地震救援为一体的“尖刀”队伍。
侯正超获得的奖章与证书。
誓为时代育尖兵
在侯正超看来,要想在救援中维持体能,加强训练必不可少。因此,他给队员们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
每天早上6点20分起床,晚上10点睡觉,中午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其余时间都用于训练或演习,连吃饭、洗碗的时间都被严格限定在15分钟以内;
每天早上负重10公里长跑,晚上2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200个深蹲起、200个引体向上、200个组合练习;
……
有了侯正超的示范引领和严格要求,队里形成了学技能、研战法、抓训练、解难题的浓厚氛围。
2020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水,沱江两岸4万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遭受威胁。接到任务后,侯正超迅速集结队伍,奔赴抢险救灾一线。
抢险任务完成后,队员们可以暂时休整了,侯正超却找到中队长,复盘了抢险救援过程:携装配装不精准、险情排查不细致、锚点设置不科学、救援协同不密切……此次抢险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暴露。
必须对症下药!接下来是侯正超和战友们的训练,一步步回放、一遍遍模拟,队员们一个动作、一个细节错了,全部重来,直至全员过关。
“应急救援是拿命搏命,来不得半点虚的!”侯正超执着于此,他所在的团队也成为四川省森林防火和自然灾害救援的“尖刀力量”,承担了“全灾种大应急”的重要职责。
侯正超(右五)在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铁血男儿柔情汉
2021年初夏,沱江进入汛期。侯正超带着队员们来此开展水中救援演练,以提高队员在复杂条件下锚点制作和在急流水域中的实战能力。
“翻舟自救”环节,演练发生意外:队员由坤的小腿抽筋,眼看就要没入江底。情急之下,侯正超跳入水中,用尽全力将队员由坤顶上皮划艇,他自己却因惯性滑向江心。江滩地势复杂,江水滚滚。在各路小组的救援之下,侯正超才得以脱困。
“情况紧急,根本考虑不了那么多,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绝不让一名队员在我面前出事!”侯正超说得斩钉截铁。
多年的救援和训练中,侯正超自己都记不清,已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少次背负起孱弱的伤者,多少次搀扶起需要救助的群众。
“我的人生,我所从事的事业,应该是一场生命的接力。”侯正超深知,自己的工作中,随时都可能有危险,但无论是身着绿军装还是换上“火焰蓝”,他都忠实地践行着自己对生命的认知和承诺。他甚至告诉队友,哪天他走了,不要举办丧事,只需将他的骨灰撒进长江里。
“嘟嘟嘟……”紧急哨铃拉响,侯正超和队员们又接到了救援任务。不到5分钟,一队年轻的身影集结完毕,耀眼的“火焰蓝”划过营区,带给冬日无尽的温暖。
(杨 琳 翁小鹏 娄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