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万盛绿色出行新模式
——探秘我区首家共享电单车企业松果出行
市民用共享电单车代步。
“以后大家更方便了,选择性更多了。”“黑山旅游度假区最亮眼的C位色”……今年国庆长假,黑山旅游度假区出现酷飒的风景线,市民和游客骑着引人注目的黄色电单车穿行于度假区。据悉,这是万盛引进的第一家共享电单车企业——“松果出行”投放的共享电单车。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共享电单车已成为附近游客和市民短途出行的新选择。
松果共享电单车有什么特点?对游客和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松果出行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共享出行市场,并在智博会上大放光彩?近日,记者走进松果出行,探秘其背后的故事。
黑山旅游度假的“新宠儿”
10月3日,在黑山旅游度假区,成都游客李女士骑着共享电单车,从黑山镇北门村一路前往石林镇白花社区。“很方便,我这几天都在骑。”李女士透露,成都也有共享电单车,但没骑过,来万盛旅游这几天,她住在北门村,短途出行都是骑共享电单车,方便她到周边转一转,了解原生态的大黑山。
记者走访发现,共享电单车是“小黄车”,车身上有“松果”字样,与自行车个头差不多,但配备电池和头盔。用手机扫描车头上的二维码,即可跳出用车小程序,开锁后不用交押金,就可直接骑走,通过用车小程序还可以查找附近车辆。记者骑车体验了一趟,发现共享电单车为国标车,车速最高不超过25公里/小时,当速度达到15公里/小时便会进行语音提醒“减速慢性”,骑行完毕后需要在还车点还车,中间临时停靠,可以选择暂停模式,等忙完再开锁继续骑行。
值得一提的是,松果电单车车把处、APP开锁时都会明确提示:“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骑行”“禁止多人骑行”等字眼,保障了骑行安全。
记者从松果出行了解到,松果电单车骑行半小时大约需要4元,而且共享电单车不设固定充电桩,不设固定租借网点,随用随取。市民不仅可以使用松果出行APP扫码车身二维码解锁用车,还可以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的“扫一扫”快捷用车。
据了解,松果共享电单车项目于去年10月落户万盛,目前主要投放在节假日客流高峰区域——黑山旅游度假区,设置了46个停车点,投放电单车500辆,为当地市民和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是万盛发展“互联网+交通”的新尝试,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松果出行万盛黑山旅游度假区负责人郭曦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市政、交警等部门的监管工作,做到车辆投放有计划、停放有秩序,为美丽万盛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智博会上大放异彩
8月23日至25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举行,我区携带了一大波“黑科技”集中亮相,全面展现万盛在大数据智能化方面的发展成果及未来趋势。其中,松果出行展出的共享电单车“315”监管快速响应机制备受瞩目,获得客商高度赞赏。
记者了解到,“315”监管响应机制,是松果出行在城市运营管理体系中与所在城市的监管方共同建立的服务于城市停运管理、用户骑行安全、车辆调度等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即在监管方提出需求后,运维人员和安全合规人员可在“3分钟内响应、15分钟内到达现场、30分钟内解决问题”。
喻世海是万盛松果出行的安全合规人员,他主要负责日常电单车的合规摆放,以及对未成年骑行、多人骑行进行劝阻,并时刻关注监管方的微信群,一旦监管方有相关需求在群里发出,他马上进行回应,一般可以做到1分钟内响应,10分钟内到现场处理。喻世海说:“我对自己要求比‘315’更高,希望能做到‘110’。”
松果出行相关负责人仇卫平介绍,在很多城市,公共道路资源有限,一旦有用户乱停乱放共享电单车,很容易造成车辆占道,影响交通秩序。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松果出行的运维人员依托“315”监管快速响应机制,可以迅速抵达现场并处置,极大地保障了道路秩序。
仇卫平告诉记者,“315”响应机制的推出得益于智能化城市运营体系、一线运维直营管理以及庞大的线下运营团队。“这是当前全行业最快速高效的专项响应机制,有望成为行业标准。”他说。
此外,智博会上,一款名为“风火轮”的山地电单车吸引了不少客商、媒体的关注。“风火轮”是松果出行根据西南城市地形条件,为了克服山城坡大的特点,率先在行业内推出的共享山地电单车。“‘风火轮’在电机动力、下坡自动减速、动能回收、刹车调优、骑行减震等方面采用了五项创新技术,爬坡能力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超50%,可更好适应西南山地区域的复杂出行环境。”仇卫平说。
松果出行作为此次智博会上唯一展出产品的共享电动车平台,坚持以科技促安全的方针,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安全运营等方面投入,实现了全生命周期车辆数据化追踪管理,依托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应用,构建了“系统化、自动化”的科技安全管理体系。目前,松果出行已成为西南地区运营城市数量最多的共享电单车品牌,覆盖近200座城市。
停放整齐的共享电单车。
钟情于西南地区
松果出行成立于2017年,是北京阿帕科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智慧交通出行平台,也是目前县域层面国内最大的智能无桩共享电单车品牌,业务覆盖全国24个省区、近千个县城,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日订单峰值超过300万单。
仇卫平介绍,松果出行作为目前西南地区运营城市数量最多的共享电单车品牌,超过同行其他企业的布局数量,甚至在西藏一些超4000米高海拔的城市都可以见到其身影。
松果出行为何对西南情有独钟?“其实是看中了西南市场共享电单车的广阔空间。”仇卫平解释道。目前,该公司现阶段主要立足区县进行布局,因为在大城市,共享电单车通常更多地作为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接驳的备选。而相比之下,区县活动范围小,市民出行半径一般就是1-5公里,依靠单一交通工具即可实现,共享电单车可以满足“点对点”的出行需求。以万盛出行环境为例,电单车优势明显,属于刚需消费,且共享电单车与家庭电单车形成了替代转化,在方便市民游客出行的同时,也因其智能化的监管机制实现了车辆精准、有序、科学管理。
仇卫平表示,松果共享电单车落地运营后,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的投放和管理方案,业务一线运营采用更有助于流程化、标准化管理的直营模式。在黑山旅游度假区,采用“定点投放”的模式,设定明确的运营区域和松果车站,并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电子围栏技术”让市民将车停放到车站内,再利用后台数据及时前往挪车、合规摆放。
家住黑山镇北门村的余前说:“现在出门上班、买菜不用非得开车,共享电单车使用很方便,还不用担心停车难、堵车等问题。”
助力万盛绿色发展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万盛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已融入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过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政府部门倡导下,已被大多数市民接受并践行,这给共享电单车扎根万盛快速成长提供了沃土。
郭曦介绍,松果共享电单车每公里碳排放量仅为0.009千克,远远低于其它交通工具。自去年10月松果出行落户万盛并产生首单以来,用户的骑行里程总计达199818余公里,相比燃油小汽车累计减少碳排放42余吨,如果按照一棵树大约一年可吸收18公斤二氧化碳来计算,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植树2333棵。
同时,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解决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民生项目,松果出行落地万盛,对于构建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万盛旅游城市形象品质,助力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郭曦表示,当前松果共享电单车在黑山旅游度假区运行情况良好,下一步,将在万盛城区投放,进一步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叶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