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我区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 惠及2万余名学生

日期:2021-09-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09-22

我区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惠及2万余名学生

拉坯、捏塑、晾干、修坯、上釉……917日下午5点钟,在万盛小学课后“陶艺”兴趣班,二年级学生陈梦琪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了可爱精美的陶艺花瓶。“一块泥巴,经过老师和我的手如魔术般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好神奇!”陈梦琪说。

该兴趣班老师张伟表示,陶艺课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还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及了解地方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开学第二周,学校便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课后延时服务。”万盛小学教科室主任殷承义告诉记者,该校周一至周五每天开设3节课后延时服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由班级老师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外,学校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培养,开设了舞蹈、足球、跳绳、绘画、陶艺等25种兴趣课,基本实现了琴棋书画样样皆有、体育艺术门类齐全。

“课后延时服务绝对不是学科补习,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又很好地解决家长没办法接小孩的困惑,可谓一举多得。”殷承义说。

事实上,万盛小学的课后服务活动只是我区各中小学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为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区建立了财政、学校和家庭合理分担服务成本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采取财政补贴和服务性收费相结合的方式,在各中小学稳妥有序推进课后延时服务。

“我区将课后延时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各学校每周安排5天课后延时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区教育局教育科负责人宋均告诉记者,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按照“1+N”的思路,即1小时作业辅导+N种综合素养提升选修项目课程,将课后延时服务分为两个时段进行,前一时段以作业辅导为主,由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后一时段以兴趣活动和创新课程为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确保课后服务质量,各学校制定课后服务指导工作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对课后服务过程、质量进行督查。通过学校公示栏、班级家长群和家长代表全过程参与,公开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目前,全区各中小学已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惠及学生2万余人,学生参与率达98%以上。

武晓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