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招聘会上,招聘人员向求职者介绍岗位信息。王泸州 摄
冠宇电池生产车间,工人有序作业。曹永龙 摄
游客在板辽金沙滩冲浪消夏。曹永龙 摄
万盛城区,一家火锅店生意红火。王泸州 摄
时值盛夏,美丽的盛城,正经历“炙烤”,在奋进新征程上的万盛人,挥汗如雨。
艰苦的环境,磨砺着人们的意志。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仍复杂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变化,给万盛带来了新的困难。
面对发展中的种种不确定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工委、管委会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果断采取行动,应对大战大考,用实干托举“转型梦”,打造发展“升级版”,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好大局面。
经过艰苦努力,捷报传来——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1亿元,同比增长12.1%。
狠抓工业经济
打造经济“增长极”
工业是万盛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转型之要,工业兴则全局兴。
翻开上半年我区工业经济运行的报表可以看到,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关键指标增速较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重点企业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在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广东惠伦晶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半导体工艺新型高基频超小型频率元器件项目,1、2号厂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7月底试生产。
在3C锂电池特色产业园区,由万盛工业的佼佼者之一,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的中国重庆3C锂电池特色产业创新中心暨重庆冠宇第二园区项目,已全面进入厂房装修施工阶段。
在平山产业园区平山组团平山片区,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二期)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项目施工现场,工地上机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万盛煤电化产业园区,神华国能重庆电厂环保迁建项目、渝南循环经济项目、年产1680吨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PVC锡类稳定剂和选矿药剂项目等,正抓紧建设,竞相争逐。
从承载希望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的项目现场,从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万盛落地生根,进一步筑牢了我区工业发展基础。如今,我区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已初具雏形,“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彻底改变。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工业集群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显著。全区工业用电3.58亿千瓦时,工业用气3441万立方米,工业经济“风向标”持续向好。
在抓好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区各重点项目也稳步有序推进。来自区发改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6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1亿元,其中,9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2亿元,完成今年计划的68.1%,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个个项目记载着全区工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轨迹,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全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脉络。这一切,不仅仅是万盛“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作,更是奋力打造“一城三区一极”的具体行动,必将为我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强化招商引资
注入发展“新动能”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招商是硬抓手。
今年5月15日,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万盛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大会举行。会议期间,我区举行了2021年上半年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集中签约12个项目,涵盖电子信息、能源化工、新型材料、物流贸易、康养旅游、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协议总投资额160亿元。
其中,由荣盛康旅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投资的万盛经开区·荣盛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投资额达50亿元;由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安洁科技西南集成制造基地,投资额达30亿元;由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投资的中国重庆3C锂电特色产业创新中心暨重庆冠宇第二园区,投资额达20亿元……
这12个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93.6亿元,年纳税2.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
上半年,全区招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创新思路,着力构筑“1+5+N”大招商工作格局,进一步打造优化专业招商队伍和窗口,聚焦我区5个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大力开展专业化、集群化、链条化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的成效明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区投资促进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区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169.6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92.1亿元,年纳税8.1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工业项目9个,文旅项目2个;新经济新业态项目2个,总部经济项目29个。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博奥二期高性能镁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万盛浮法玻璃日熔600吨浮法玻璃项目、鸿盛医药年产1680吨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项目、冠宇电池中国重庆3C锂电池特色产业创新中心暨重庆冠宇第二园区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嘉事科技、望达实业等29个总部经济项目已全部注册运营。截至目前,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29.5亿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势头强劲的招商引资,一个个好项目相继落地,为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稳定扩大就业
争做求职“引路人”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就业稳,则民心定。
2月初,青年镇的张卿坪正愁受疫情影响外出打工没着落,村干部就上门来询问他是否有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的意愿,并对张卿坪的期待收入、岗位等做了详细登记。
“去年底,我们就已经发动各镇村(社区)干部对有意愿外出或就近务工人员进行摸底,全面掌握务工意愿、去向和工种等,并向他们宣传外出务工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招聘信息。”区人力社保局创业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李如清介绍。
家底清、底数明。今年以来,区人力社保局动态完善劳动力信息“三本台账”,重点掌握就业者自身技能和转移就业意愿等指标,开展失业人员和潜在失业人员基础信息大排查、返乡农民工或有转移就业意愿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摸排,对已登记但尚未实现就业人员、职业培训后有就业需求等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进行动态管理。
同时,通过第三方平台、镇街办事服务大厅等大力宣传“万盛人社”微信公众号,提高线上就业信息推送平台知晓率。
截至目前,全区利用“万盛人社”公众号、《万盛日报》、万盛微发布等,分期分类发布岗位信息和最新就业创业政策7.5万余条,加强群众务工意愿与企业需求对接,实现了岗位供需匹配“无缝对接”。
4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在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进行。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走进生产车间,通过网络直播为求职者介绍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吸引了上千名求职者在线观看、提问。
上半年,区人力社保局已组织开展4场“直播带岗”活动,陆续走进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惠伦晶体(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万盛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等区内重点企业,为超过5000余名求职者直播企业工作环境,让他们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
“我先在网络直播招聘会上找好工作岗位,并和公司达成意愿,再在线下招聘会上正式签订了劳动协议。”求职者尚进告诉记者,“线上+线下”,就业更精准。
据了解,上半年,我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8场次,200余家次用人单位发布职位需求2万余个次,吸引1.5万余名求职者进场,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次。
共担当、齐行动,我区全方位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区实行保费“减免缓”行动,不仅对中小微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减免社会保险费,还认定阶段性困难企业,发放补贴资金、落实扶持政策。
“政策让公司有了底气,公司也将给更多的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她们稳步增收过上好日子。”走进丛林镇绿水村的重庆鑫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20多名女工正在抓紧整理刚刚采摘下来的黑皮鸡枞。
上半年,我区通过“温暖送岗、牵手就业”“返乡创业服务季活动”,为困难农民工送温暖、送岗位,累计为3046人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累计发放各类就业创业奖补资金1845.86万元,发放各类失业保险待遇2502.5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484万元。
在一系列“稳就业”政策的推动下,上半年,我区就业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34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54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46人,分别完成市下达目标的68%、101.8%、89.73%。
繁荣商贸流通
消费升级提档次
商贸稳则民心稳,商贸活则经济活。
上半年,我区积极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持续优化消费平台、不断强化商贸服务、大力招商引资,促进社会消费,推动消费升级。
推出优惠活动,强力拉动消费。相继举行3·15春季家博会、万盛家居建材展销会、重庆国际车展万盛国能奥莱汽车展销会等展会活动,促销收入达4000万元。
强化线上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直播带货“下乡进村”,区内电商企业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150余万元,实现消费帮扶购销总额1742.5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4.65%。
打造特色街区,促进消费升级。培育国能天街特色美食街,启动2021“夜万盛·潮生活”系列活动;联合区文化旅游局、农林局以及电商协会、烹饪协会等行业组织,帮助黑山八角商业街聚集人气、提升影响。
精准服务企业,稳外资稳外贸。帮助惠伦晶体办理外国技术专家疫情期间入境手续,促使生产设备顺利进口并安装;协助华绿生物公司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投资,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落实“行政服务管家”、“四员”职责,开展《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全覆盖宣讲;开展“三送一访”服务,指导企业学习掌握外资增资方法、外资并购路径等外资工具,积极推介企业与国内国际平台开展合作。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贸易方面,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5亿元,同比增长30.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批发业销售额实现75.9亿元,同比增长31.1%;零售业销售额实现20.7亿元,同比增长27%;住宿业营业额实现5.2亿元,同比增长37.1%;餐饮业营业额实现9.9亿元,同比增长31.8%。
办好民生实事
群众乐享获得感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民生既无小事,民生更无易事。
让30万城乡居民共享万盛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是党工委、管委会心之所系、夜之所思、昼之所行——民生,成为万盛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有的镇街深入楼栋院坝,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有的单位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有的部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如:区民政局大力推进3个片区养老中心、5个镇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区经济信息局完成6个居民小区高层建筑供电设施安全改造;区公安分局全面推广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等等。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各部门共计划实施交通、住房等各类重点民生项目202个,1700余件民生实事正有序推进。
从困难的群体入手,从突出的问题着眼,从具体的工作抓起,一组数据或案例,映照的是人民生活的变化,是万盛抓民生工作交出的“答卷”——
病有所医。今年上半年,我区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线试点区县,作为全市两个“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单位已通过市级验收,启动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新中医院预计年底投入使用。目前,全区64个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基药配比全部达标,公立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
老有所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养老机构7家,民办养老机构9家(其中未取得民政备案的存量民办养老机构8家),康养服务中心1个,已建成的镇街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1个。
幼有所学。今年上半年,八零一第二幼儿园改建工程如期完成并开园,新华小学教学综合楼、和平小学教学综合楼抓紧建设,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85.8%,三年毛入园率93.2%;合并2所小规模小学,成立小学教育集团3个;撤并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成立初中教育集团2个、九年一贯制教育集团1个;合并49中与进盛中学,持续深化49中学与重庆一中合作办学;区职教中心成立ICT专业联合教研室,2个专业成功申报立项为市级优质专业建设项目,获得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
住有所居。今年上半年,我区大力推进城市提升,京樾府、北城美地、长青源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综合管廊一期全面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均已完成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整治农村危旧房屋1.3万户,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5240户、55.8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65平方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半年,这些浸透着为民情怀的民生账本,让幸福有了更亮丽的底色。
大江潮涌逐浪高,船到中流当奋楫。下半年,让我们一起点燃信心之火,踏梦前行、聚力生长,迎接挑战、真抓实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肖贵平 杨晨晨 曾 姚 李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