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掘金大健康产业 听听他们怎么说
5月15日,以“健康万盛,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万盛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大会举行。大会期间,与会企业家代表作主旨演讲,为新经济转型时期万盛如何布局大健康产业建言献策。
郭万超:从五方面推动万盛大健康产业新崛起
人物档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后、中国政策专家库专家和国家重点研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授、博士后导师
郭万超认为,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新风口,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重心加速南移。万盛建设西南大健康产业中心,要从五个方面下功夫,顺势而为、善借时代之力,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新崛起。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加快制定万盛大健康产业发展行动纲要,明确部门任务分工,提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相关部门就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定期会商;发挥健康产业相关领域智库作用,加强对国际国内健康新业态发展形势研判。要提早布局,瞄准前沿生命科学和先进生命科学技术,发挥已有产业基础优势,突出重点,依托北大未名、多普泰及银丰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北大未名万盛生物经济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二是充分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协同支撑“西南大健康产业中心”建设,整合体育和健康文化资源形成文化支撑、整合体育和健康产业资源形成产业支撑、整合旅游和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休闲支撑。
三是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吸引力,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一批行业领军人才、科学家到区内创业创新。
四是培育融合业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顺应健康消费多样化、差异化的新趋势,发展新型健康融合服务。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健康信息深度挖掘,培育应用新业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以健康新业态为核心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新兴产业集群。
五是突出创新驱动,健全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采取“校地共建、院企联建”方式,组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转化”三位一体科研模式,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服务,实行“一个科研产品+一个研究所(团队)+一家产业化企业”运营模式。
(刘 倩)
陈祥福:做好“健康建筑”大文章
人物档案: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首席科学家
陈祥福介绍,近年来,在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顶层设计频繁等因素作用下,康养产业走上风口,康养小镇、康养旅游等业态不断涌现。在康养产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过不断探寻,“健康建筑”这一概念“横空出世”,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并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陈祥福说,“健康建筑”是绿色科技与健康安全的结合体,是与使用者健康息息相关的新型产品。相比传统建筑,“健康建筑”拥有更高的设计考虑和配置标准,从绿色科技升级建筑设计、舒适健康升级居住空间、节能环保升级生态环境等多维度实现传统建筑产品升级。“健康建筑”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陈祥福表示,在康养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健康建筑”要求每户都拥有几十平的私家院子,院子里种上绿植,在自家就能闻到大自然的气息;具有生态化、智能化、可持续化、人性化等特征,在做精装修,以及私家景观平台、共享活动平台等立体绿化内容和景观打造完成后,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物业与房屋销售合同同时签订,庭院里的植物由物业统一种植;提升城市垂直绿化覆盖率,让“绿”长在楼阁里,让“绿”长在群众家,为加快建设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后花园”注入了动力活力。
“未来,我们期盼万盛更好地利用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健康建筑’上做文章,打造出赋有重庆特色的旅游康养胜地。”陈祥福说。
(解维坪)
李小白:打造具有万盛特色的马拉松品牌
人物档案:新丝路时尚集团创始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和健康、阳光生活方式的热爱,马拉松在全国各个城市迅速流行起来。”李小白说,重庆是一座十分重视马拉松赛事的城市,近年来多次举办马拉松比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跑步爱好者参加。其中,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成功升级为国际赛事,是集奥运会选拔赛、全国马拉松冠军赛于一体的中国西部首个国际全程马拉松赛事,也是中国西部沿长江母亲河奔跑的第一个赛事。
李小白说,马拉松精神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一部分,它倡导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市民的锻炼意识,带动和鼓励了更多的市民加入跑步、健身和体育运动行列,让城市因跑步而充满活力,跑者亦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马拉松赛事如何良性发展,发挥更大效益?李小白认为,一方面,马拉松赛容易形成短期内的热点,可以顺势倡导全民健身,培养更多企业、社会团体、政府要员等加入到马拉松这项运动中来,形成全民效应;另一方面,赛事结束后,进行冷静的思考和评估,以便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成具有自己城市地方特色的品牌,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避免千城一面。
(解维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