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致敬劳动者 奋进新时代
冯源在办公。
杨玉连准备配送急要件。
袁玮琳检查桥梁钢筋结构。
张利在生产车间了解情况。
杨智东在草莓大棚劳作。
“五一”代表“劳动”,寓意“奋斗”。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奋斗推动着我们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生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勤劳和汗水书写了非凡篇章,创造了美好生活。在“五一”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劳动者致敬!
公交车安全员冯源:
以人为本保安全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这是公交车安全员冯源的工作准则。从上岗的第一天起,他便把这种理念牢记心间,贯彻到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检查车辆安全情况、发布车辆安全信息、调解车辆事故纠纷、安抚乘客和驾驶员情绪……”从事安全工作11年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冯源总是随叫随到,有时忙到没时间吃饭。
11年,冯源处理了数百起事故。他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处理乘客意外滑到事故。一个下雨天,乘客李阿姨上车后脚滑摔伤入院,检查出桡骨和腰椎损伤,在医院住了129天。李阿姨没有子女,入院后脾气越来越暴躁,护工换了一个又一个。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下班总会去一趟医院,陪阿姨聊聊天,给她送点日常生活用品。”冯源说,刚开始,李阿姨非常排斥他,不愿意和他交谈。时间久了,李阿姨被冯源的诚意感动,逐渐放下心防。原来,李阿姨平时喜欢健身、旅游,摔伤后,想到自己无儿无女,非常担心以后的生活,所以看谁都不顺眼,脾气十分暴躁。
了解缘由后,冯源便常和李阿姨聊旅行见闻、健身趣事,鼓励她听医生的话,认真复健,早日康复出院,继续畅游名山大川,感受生活的美好。“冯源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小伙子,就像我的亲儿子,让我重拾了生活信心。”出院后,李阿姨对冯源连连点赞。
“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冯源表示,作为一名公交车安全员,既是“安全员”又是“调解员”,在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同时,更要确保乘客的安全,设身处地为乘客服好务。(刘 倩)
“快递小妹”杨玉连:
全天无休加油干
4个多小时,步入22栋楼房,送达100余件快递,滴水未进,粒米未食,一次厕所没来得及上……这是兼职快递员杨玉连繁忙的上午。
当下,快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快递员也因此成了大家眼里“最熟悉的陌生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快递小哥”。杨玉连不是“快递小哥”,而是“快递小妹”。
今年50岁的杨玉连是百世快递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兼职快递员。从事快递行业一年,杨玉连深知背后的辛酸。
今年元宵节的早上,天还没亮,杨玉连便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我的水果怎么还没到,今天再收不到我就投诉了。”劈头盖脸的质问让杨玉连瞬间清醒,她来不及洗漱,立马跑去仓库找包裹,急匆匆给客户送去。客户拿到包裹后,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嘭”地关上了门。
“我负责的快递都是急要文件或者时令水果,必须尽快送到,哪怕一件也得送一趟。”杨玉连一边快步行走,一边查看手机里的快递信息。
午餐时间,杨玉连来不及吃午饭,骑着电动车赶往下一个客户家。中午1点钟,杨玉连终于把上午最后一单包裹安全送达。贴心的客户为她递上一杯温水,让杨玉连觉得心底暖暖的。
喝完水,杨玉连便赶回办公室,简单吃过午饭后,开始处理办公室未完成的工作。
“我已经被门卫锁在仓库里好多次了。”杨玉连笑着说,有时候急要件多,她一整天都得送快递,只能利用其它时间处理办公室工作。说完,她又接到了一单急件,把快递放在电动车上,哼着歌消失在街道中。(刘 倩)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四分部一工区经理袁玮琳:
挥洒汗水为通衢
清晨5点钟,整座城市还在沉睡中,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四分部一工区经理袁玮琳已被闹钟叫醒。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他从事高速公路、铁路建设12年,早已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开工之后,建设工期太紧,更睡不着了。”袁玮琳查看手机工作微信群,发现晚睡早起的不止他一个人。工作群里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今天的工作计划等,时间从半夜到清晨都有。“干我们这行,都起得早,大家习惯在微信群一早做沟通,光工作汇报的微信群就有32个。”袁玮琳说。
经过权衡,袁玮琳决定先去温塘村特大桥,查看预制T梁架设与连续梁施工情况。
“大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不能有丝毫马虎。”刚走上温塘村特大桥,袁玮琳忍不住“啰嗦”起来。
检查完大桥施工作业,袁玮琳又去了平山产业园特大桥、南桐互通。这段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起伏大,跨铁路、高速路、省道,施工难度较大,既要保证铁路、高速、省道畅通,又得确保项目工期,征迁、进度、质量、安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袁玮琳每天都要检查项目情况、沟通协调处理问题。
在袁玮琳的带领下,平山产业园特大桥青年突击队被重庆市总工会交通工会评为“优秀青年突击队”。
工期紧、任务重,即便是春节等节日,袁玮琳和其他建设者也一直奋战在一线。“五一”假期,他们也不放假,继续在岗位上奋斗。(刘 倩)
耀皮玻璃安全员张利:
“巾帼花”不让须眉
在重庆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简称耀皮玻璃)安保部,张利是唯一的一朵“巾帼花”。
每天一上班,张利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到生产线巡检,查看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作业人员是否有违规操作、现场是否干净整洁等。
一块地上的木板、一块正在转运的玻璃,甚至一根绳子都会让她产生联想,这个小小环节会不会引发安全事故?秉持“安全无小事”原则,平时笑意盈盈的张利一到生产线立刻变得很严肃。她一路巡检、一路“找茬”,对生产线上工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坚决不允许……”“今天必须把这个安全隐患处理好”。
前不久,一名操作工人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被张利处罚。该工人非常生气,直接辱骂了张利。对此,张利不但没有记恨,反而找这名工人谈心,耐心讲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经过她多次的思想教育,这名工人的思想疙瘩终于解开了,再也没有违反过公司的规章制度。
除了巡检,张利常常和班组长、工人们交流沟通,了解现场安全作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大家的建议,并及时上报,帮助公司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标准。
在大家的努力下,耀皮玻璃连续多年获得我区“安全生产优秀单位”称号,2019年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
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同时,张利还担任该公司妇联副主席职务,积极组织公司妇联、工会的活动,帮助公司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去年抗疫期间,张利奋战在前,获评“2020年度抗疫先进个人”。(肖贵平)
种植大户杨智东:
依靠土地奔小康
沿着绕城公路来到南桐镇石桥村段,杨智东的草莓种植基地就在公路旁的青草坡下。不少游客提着果篮在草莓棚内穿梭,体验采摘乐趣。
1972年出生的杨智东是关坝镇光明村村民,2006年回乡创业,先后在关坝镇、黑山镇种植过油桃、草莓。2016年,杨智东把黑山镇鱼子村的草莓种植基地迁到了南桐镇石桥村。
“当时,这片土地满是废弃土石,毫无生机,十分荒凉。”杨智东回忆,他聘请工人,一起奋战40余天,才把土地平整出来,成功栽种草莓。 最初的两年,因为土地较为贫瘠,草莓长势不好,造成一定亏损。
几年来,杨智东凭借着一股子倔劲儿一边给土地增加有机肥,持续改良土壤;一边积极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培训,钻研草莓栽培技术。终于,杨智东栽种的草莓卖相好、口感佳,迅速打开了市场。
“市民可以现场采摘草莓,也可以在网上购买。”杨智东介绍,去年他种植的30多亩草莓,吸引了近5000名游客前来采摘,销售草莓5000余公斤,增收30余万元。
乡村采摘游的火热让杨智东尝到了甜头。去年,他又在基地附近种植了10余亩樱桃,并推出“樱桃认购,免费乡村游”活动,吸引了300余名市民参加,为他带来9万余元收入。
在杨智东发展草莓基地过程中,他还积极响应政府脱贫攻坚的号召,长期聘用了3名贫困户,帮助他们稳定脱贫。
“我已经将樱桃种植面积扩大到20余亩,下半年,打算再建30个大棚,提高草莓种植的数量和品质。”杨智东说,作为一名农民,他会继续奋斗,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肖贵平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