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万盛高标准农田建设亮点:重整田畴织锦绣

日期:2021-03-2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03-25

青年镇湛家村高标准农田。(资料图)

丛林镇绿水村高标准农田。王泸州   摄

金桥镇青山村高标准农田。(资料图)

初春时节,走进万盛的广袤田野,但见绿油油的蔬菜地一望无垠,田间道路宽阔平坦,路两侧的防渗渠平整美观,大小沟渠纵横相连,呈现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2019年以来,我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农田水源、灌溉排水设施、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片区,解决耕地零散分布等问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0年末,全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18万亩,项目总投资2867万元,涉及13个行政村,受益群众3000余户8000余人。

部门联动   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区农林局副局长徐丽介绍,所谓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机械化作业率高、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高标准农田以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片区,解决耕地零散分布等问题为主要任务,通过构建责任分明、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理保护机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徐丽介绍,自2019年以来,万盛严格执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促进耕地地力持续提升,不断巩固我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项目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持续巩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区农林局牵头,区发改局、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参与,在项目选址、规划编制、项目立项、预算评审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堵点”,确保项目早安排、早选址、早立项。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我区以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审计制等制度为基础,根据质量管理、设计变更、安全管理等制度,督促施工单位从严按照设计和建设标准规范施工,使项目工程管理科学规范,确保工程达到设计服务年限,发挥工程最大使用效益。

同时,我区要求项目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认真评估总工程量,按照工程量落实足够的工人和机械设备,按每月、每周、每日分摊倒算工程任务,列出工期排序表,落实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针对每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我区还建立了监理人员、镇工程管理人员、村级义务监督员、技术指导人员等组成的“四位一体”工程监管网络,严格把控工程项目质量,创新制定了质量管理“红黄牌”检查处罚制度,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实行亮红黄牌处罚,倒逼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经得起时间和技术的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定期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培训会,就“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提升了各项目负责人的履职能力,切实营造了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氛围。

这些制度和方案既包含了万盛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机制、年度任务清单,又明确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等,初步勾勒出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路线”图,为全面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全域共建   共绘沃野田畴新画卷

傍晚,春日的余晖斜洒在田间,田土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远山含黛,树木葱茏,生产便道平坦宽阔,宛若一幅绚烂多彩的乡村画卷。

这是记者日前在南桐镇岩门村槲栗坡村民组高标准农田见到的美景。而曾经,由于岩门村的大部分青壮年纷纷外出外务,留下的年老体弱者无法耕种。时间久了,土壤肥力减弱,蓄水能力变差,导致粮食、蔬菜产量减少,当地群众种植意愿薄弱,许多土地便逐步成为了撂荒地。

南桐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刚介绍,自我区全面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该镇在岩门村打造了100亩高标准农田,主要将撂荒地全部翻新,施入有机肥,提升土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将残缺不齐的小块田土改为一块接着一块的梯田,不仅有利于小型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扩大耕地面积,助力群众增收。目前,岩门村100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部整改完成。

南桐镇岩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我区打造高标准农田的一个缩影。

徐丽说,2019年以来,我区充分利用农田建设资金,创新投入模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去年,我区按照统筹规划、整村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实行‘三打破、四统一、一重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从根本上实现了项目区内渠相连、路相通、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碱能降的目标。”徐丽说,2020年,我区在金桥镇、石林镇、万东镇、南桐镇、青年镇、关坝镇等6个镇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2.18万亩,项目总投资2867万元,涉及13个行政村,受益群众3000余户8000余人。

“项目完工后,13个行政村的农田能基本实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确保排灌自如、旱涝保收。”区农田建设与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赵延进表示,接下来,我区将加快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行动计划,高质量、高起点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2021年,我区共计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113万元,计划在青年镇、关坝镇和丛林镇实施高标准农田1.54万亩。目前,该项目招标工作已经完成,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多“管”齐下   发挥耕地最大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好只是初级阶段,管护好才是更高的追求。

“我担心农机会损坏田埂,没事就来田里转转。”日前,重庆午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雄来到他流转的50亩高标准农田。由于管护工作做得好,他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场景。

我区在高标准农田管护中,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高标准农田管护资金,安排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另一方面,实行业主自行管护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管护的方式,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管护,做到全面管护无盲区。同时,镇、村积极引导村民珍惜爱护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对损坏的田间工程设施区分责任维修。

“高标准农田建好后,我们种地更省事了,旱能灌、涝能排,丰收不再靠天了。”金桥镇星河村村民何鹏坤说,高标准农田建好后,很多“望天田”和冷水田变成了高产田。“政府鼓励种水稻,我很有信心,希望能有个好收成。“他说。

我区在高标准农田上种植水稻、蔬菜、小麦等,有效带动全区粮食生产的扩面增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200余亩,预计每年可增产粮食6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0万元,土地流转面积1000余亩,亩均流转收益1000元以上……这一组组数字、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见证了建设高标准农田后让农民得到的实惠,一幅田园美、乡村美、产业兴的大地锦绣图正徐徐展开。(解维坪  周  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