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万盛“十三五”园区平台拓展纪实:良巢引来百凤栖

日期:2021-03-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1-03-11

平山园区鱼田堡组团,标准化厂房“遍地开花”。

高科幕墙铝合金门窗生产线,工人在搬运框料。

重庆冠宇电池公司,机器人在生产线上作业。

天馈线检测实验室大暗室。

川东化工,厂房林立,道路干净整洁。

3月的万盛,春暖花开,阳光普照。

远眺平山园区关坝组团,塔吊林立,厂房俨然,园区火热的建设场面和律动着的干事豪情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走进平山园区鱼田堡组团,车辆穿梭,机声隆隆,工厂产销两旺的景象和奔涌着的创业激情让人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

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拓展直接关系到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区在园区平台拓展中,紧扣区域功能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不断集聚和延长“3+3”产业,确保提质增效。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创新举措,折射出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强劲势头——全区新增工业规划用地5113亩,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平山园区入驻企业215户,其中工业生产类企业145户,生产服务类企业(含总部经济)70户,规模以上投产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0户,产值增速保持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超100亿元,完成量占全区工业投资总量的85%以上,纳税总额累计达20亿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推进项目落地;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进行厂房建设;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设备安装调试;2018年12月9日设备调试完成,投产仪式举行……重庆高科幕墙门窗项目从签约落户、投产运营,只用了两年时间。

重庆高科幕墙公司总经理任西平向记者坦言,该项目之所以能迅速在万盛落地并投产,与全区的政策支持、园区的精准服务密不可分。

任西平说,一般的问题即时解决,稍微复杂的问题召开会议进行商讨,尽量把问题在一线解决、在第一时间解决。正是因为党工委、管委会和园区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保姆式”服务,才让该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谈及为何要选择万盛时,任西平告诉记者,不仅是因为万盛的区位优势明显,也是因为被万盛良好的投资环境、领导干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精准高效的优质服务所吸引。任西平回忆说:“当初公司在西南地区多个地方综合考察调研,但万盛招商团队的高效率和执行力,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万盛。”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陶小燚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万盛距离重庆主城区近,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同时,万盛具备‘万业兴盛’的投资环境,领导干部和部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多次亲临建设第一线踩点、考察,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深刻地感受到在万盛投资安心、放心、顺心。”陶小燚感慨地说。

为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把项目这棵“苗”种下、育好,才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一批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生根。从引进到落户、从落户到建设、从建设到投产,哪个项目通水通电出了问题、哪家工厂面临招工难题,区经信局和园区工作人员就出现在哪里,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建设。

“十三五”以来,全区新增工业规划用地5113亩,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平山园区着力补齐基础配套设施短板,不断加大园区道路、供水、电力、天然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升级基础设施配套,牵头完成高新产业园一期征地拆迁工作,完成煤电化园区固废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平山二期道路及边坡、孵化基地标准厂房、平山110KV变电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园区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25亿元,完成征地拆迁约2500亩、道路建设约13公里、供电线路约22公里、供水管网铺设约15公里、排污管道铺设约15公里,为项目入驻园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旧产业齐头并进   工业产值不断攀升

2017年12月,万盛川东化工项目在我区试车点火。利用搬迁落户平山园区关坝组团的契机,川东化工对原有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设备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和优化,进而实现产品的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加强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既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云飞表示,如何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更环保,让产品变“绿”?万盛川东从精细化工上下了一番功夫。

在川东精细化工项目新建的厂房里,记者没有看到一般化工企业里常见的锅炉房。

“这样大规模的厂区没有建设锅炉房,在全国来说都是比较罕见的。”方云飞介绍,这得益于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利用了清华大学与云南化工研究院研发的余热利用先进节能技术。该技术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起来,不但节省了排热产生的费用,每小时还能为全厂生产提供10吨的蒸汽。

“秉持打造一流的绿色环保精细化工企业的理念,我们的工厂不但砍掉了以前的高能耗产品,还大量采用自动化程度高、适应绿色环保要求的新技术、新设备,真正实现了‘绿色化工’。”方云飞说。

去年,川东化工生产三聚磷酸钠1.3万吨、六偏磷酸钠0.45万吨、磷酸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3亿元。

目前,像川东化工一样,一批代表我区传统优势产业的好种子、好苗子企业已在万盛站稳脚跟、开枝散叶。

在重庆展印包装有限公司展印包装柔性自动化高品质印刷生产车间,施潘德柔版生产线在电脑的操控下作业,一卷卷不同颜色的包装标签卷纸经过上料、印刷、模切等工序后下线。

别看它只是一条简单的生产线,它拥有自动压力归位系统、预套印+实时相邻工位跟踪系统、导航操作系统,具有损耗低、精确度和安全度高的优势,其创新生产技术在行业内遥遥领先。“重庆展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浩说。

重庆展印包装有限公司于2019年11月试生产,是一家主要从事标签生产制造、研发和销售的企业。该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目前,展印包装已投产运行全电脑控制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丝版印刷、数码印刷等8条生产线。其包装生产的标签种类涵盖了石化、饮料啤酒、化妆品、保温杯、酒瓶、洗消用品、服装、文具等10类,其产品受到了中国石化、大众、可口可乐、五粮液、晨光文具等众多知名品牌的青睐,畅销国内外。

“2020年,公司员工从最初的9名发展到82名,月产量从5万平方米发展到6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实现年产标签300万平方米、年产值2600万元。”李浩说。

“十三五”期间,平山园区着力夯实工业基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已初步构建煤电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其中,新型材料、煤电化工两大传统产业继续“领跑”工业经济,并与电子信息形成了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贡献占比达95%。同时,园区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庆煤电化工和能源保障基地、重庆玻璃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创建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十三五”期末,园区工业集中度达95%以上,产出强度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

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全面拓展园区平台

五年的探索与建设,我区工业园区各个组团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定位,并具有一定规模。

区经信局规划投资科负责人李攀峰介绍,我区工业园区由平山组团、关坝组团、青年组团等组成。其中,平山组团包括平山产业园、玻璃特色产业园、鱼田堡高新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青山湖生物经济产业园、丛林产业园、金兰坝片区、麒麟坝片区和南桐煤矿片区等区域纳入平山组团拓展范围,重点发展先进材料、锂电、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关坝组团包括煤电化产业园,重点发展能源、精细化工等产业。青年组团包括青年南部片区,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元器件、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五年来,我们对照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及压覆矿产调查、无矿业权设置、无压覆勘明矿产资源等情况,对各个园区组团进行全面评估。如今,平山组团和关坝组团已经基本发展成型,青年组团已经确定发展定位。”李攀峰介绍,青年组团原规划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8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

李攀峰表示,接下来,我区将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重点发展先进材料、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等四大优势产业,重点围绕玻璃、镁铝合金、橡胶塑料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实现上游原料本地化供应,下游就地深加工;重点围绕电路类元器件、连接类元器件、机电类元器件、传感类元器件、功能材料类元件、光通信器件、天馈线等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微型化、片式化、阻容感元件,高频率、高精度频率元器件,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光电连接器,新型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等产品;围绕中成药、生物医药、保健品等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中药饮片、生物提取物及制药、体外诊断等产业,大力引进一批医疗器械、生物疫苗等医药健康龙头企业,推动产业补链成群,依托现有重点企业,推进中成药特色化、生物医药产业化;围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发展茶叶、生猪、大米、食用菌等农产品冷藏、选级、包装和精深加工产业;围绕装备制造、现代农产品加工、消费品、循环经济等发展特色产业链条,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目标。(杨绮羽  赵媛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