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即将“回笼” 家长准备好了吗?
3月1日,我区各中小学正式开学。寒假临近尾声,不少家长面临这样的问题:孩子假期一直处于轻松状态,快开学了,如何快速适应上学节奏?为此,2月24日,记者采访了区教师进修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夏江东和万盛小学副校长梁利。
模拟开学节奏 营造“收心”环境
夏江东说,假期,孩子大都处于松散状态,一旦开学,将进入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倒“时差”,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比如,开学前几天让孩子按上学时的作息时间起居,调整生物钟等。
在家庭氛围营造上,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假期已经渐渐远离,如和孩子商量后制定娱乐时间表,规定孩子看电视、上网、出去玩的时间;让孩子保持一定的运动量,防止心理疲劳;通过收拾文具用品、购置书籍等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做到换位思考 倾听孩子的心声
万盛小学副校长梁利说,每逢新学期开学,有的孩子会突然变得沉默少言,神情低落,注意力分散,丢三落四;有的则情绪波动较大,在与家长或老师交流时,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情绪急躁。
“这些都是开学之后心理不适应的表现,属于正常的‘心理波动’。” 夏江东说,这个阶段,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如有异常反应,也不必过度紧张,要多和孩子谈谈他们在学校里的好朋友、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等,唤起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学会换位思考,用心倾听,多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认同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因难题不会做而懊恼时,家长要用亲身经历告诉他“这些题确实有难度,我小时候也不会做,但只要坚持学,多思考,多问问老师,最后就明白了”等鼓励性的话语。
不宜操之过急 让孩子慢慢适应
夏江东提醒,家长帮孩子收心不宜操之过急,要避开“雷区”。假期中,孩子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承载过多压力,易情绪低落,甚至有抵触情绪,对开学产生恐惧心理。比如,不要强行遏制孩子的娱乐活动,防止孩子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
其次,孩子适应开学的速度有快有慢,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还可能把“坏孩子”的意识植根于孩子内心,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夏江东表示,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未真正成熟。长假过后,他们的心理落差大,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给他们一段缓冲期,慢慢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制订家庭计划 帮孩子树立信心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制定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让孩子有章可循,有目标可追。” 夏江东说,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感到奋斗有了目标和方向,又帮助其养成有计划做事的习惯。
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借机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解维坪)
链接>>>>新学期,这样养成好的学习
习惯新学期,新气象,如何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编梳理了10个方法,供家长参考。“一分钟”记忆以“一分钟”为时间点,比如一分钟读多少字、记多少字、写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比较集中。参加演讲比赛 参加演讲比赛,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胆量,还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演讲之前,孩子学会搜集信息资料,制定计划,完善步骤;在演讲过程中,孩子可以慢慢摸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慢慢变得勇敢自信,不断克服胆怯心理;演讲结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演讲过程,取长补短。
每天阅读阅读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毅力,还有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每天阅读半小时,每个月阅读一本书,一旦养成习惯,终生受益。坚持写日记锻炼写作能力可以从每天写日记开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写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情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就要培养其制定计划的习惯。预习功课 提前预习,让心里有个底。
上课时才不致于太慌张,更加容易跟上老师的步伐。适应老师 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努力适应老师,跟上教学进度。做题先易后难 遇到难题短时间做不了时,要赶紧做简单的题,养成做题先易后难的习惯。整理错题集 整理错题时,既要将同类型、同等程度错题整理在一起,研究解题方法,确保同类型的题下次不出错。筛选资料 孩子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和兴趣,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