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小记: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万盛小学各类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孩子们在阳光下努力奔跑。
高考前夕,进盛实验中学开展“减压”活动,通过考前心理疏导、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释放紧张情绪。
中小学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我区十分重视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知识进课堂、打造健康促进学校、广泛开展青少年全民健身活动等举措,将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从“心”开始,呵护心理健康
走进49中学心理咨询中心,第一感觉便是整个环境非常宁静舒适,嫩绿色的墙壁、柔和的灯光、干净的地面……让人心情愉悦。中心内,心理阅览区、心理测量区、心理宣泄区、个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区齐备,心理沙盘、音乐放松椅、心理测试仪等器材一应俱全。
“升入高三后,我很紧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害怕考试失败。”近段时间,49中学高三学生霍霞(化名)经常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向心理老师秦爽倾诉她的烦恼。秦爽细致地做好记录,进行危机干预,并持续跟进,为霍霞解开心结。
“心理问题就是要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我们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之余,会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科普、讲座和培训等活动,提高预防和保护水平。”秦爽说,经过不断地完善,如今,心理咨询中心已经成为49中学师生眼中的“知心小屋”,一个倾诉心声的好去处。
不只是49中学。据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区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学生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全区各校建立起校园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并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适应环境、学习交友等方面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克服各类心理障碍。目前,我区幼儿园、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80%。
强化监测,做好慢病防控
近年来,我区印发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通知》《关于禁止学校出售含糖饮料的通知》等文件,加强青少年龋齿、近视、肥胖等防控工作,对中小学生常见病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监测。
同时,建立教室照明、采光、课桌等教学环境监督检查机制,全区教室基础设施全部达标;建立学生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机制,严格规范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规范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建立因病缺勤病因追踪制度;加强流感、手足口病、水痘、流腮、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监测工作,有效加强传染病防控;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日常消毒,做到学校环境健康,学生身体健康。
通过强化监测,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慢性病防控干预针对性,实现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通过严格监督检查,创造了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校园环境,切实推动了青少年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做优体育,强健学生体魄
每到上学的日子,万盛田家炳小学的校园内都会响起轻快的音乐声,学生们依次走出教室,列队前往运动场,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运动场上,学生们有的舞起了“龙凤呈祥”,有的玩起了长绳,有的跳起了“兔子舞”……一片欢声笑语。
万盛田家炳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共分为4个部分:一是准备活动,主要包括绕操场跑步、高抬腿等;二是小学生广播体操、自编韵律操等;三是自由活动环节,由每个班级自选活动,如足球、篮球、跳绳等;四是“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学校特色活动。“老师编的韵律操跳起来很好看,也很容易学,我和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学生李鑫说,大课间活动时间长、项目多、乐趣多,已经成为他和同学们最期待、最快乐的课程。
近年来,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我区积极创新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由教师自编自导的各种健身操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都可以成为课间操的灵感源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天10-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出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除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我区还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等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强健学生体魄。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健康教育的统筹管理和有机衔接,做到制度健全、载体丰富、入脑入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祖国的花朵灿烂绽放。(刘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