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万盛“土货”农交会上揽金10亿

日期:2020-12-0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12-02

11月27日-3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农交会现场,有一个展区的“温度”比展馆室温还要高上几分——在万盛展区,10家农业企业携带的50余种万盛“土货”,不仅吸引市民争相购买,还迎来不少采购商。

农交会期间,我区农副产品销售金额50万元,签订意向性投资协议10亿元。

清新展厅人气火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农交会由农业农村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台盟中央共同主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八届,在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促进农产品贸易、推动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农交会的展览规模首次突破20万平方米,报名参展商超过12000家,展品80000余种,成为农交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展商和采购商最多、展品品类最全的一届展会。

万盛展厅位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多功能厅,面积56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我区展厅以黄色和白色为主色调,采用简洁、开敞、通透大气的造型,局部以青山绿水的剪影来体现万盛优美的生态环境,5块大展板充分展示了我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脱贫成果、创业创新典型区、特色农业产业、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展厅整体造型简洁、大气、新颖,吸引了不少市民、客商前来参观和咨询。

市民李修容笑嘻嘻地说:“走进万盛展厅,一派生态清新的风格,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了。”

现场签约10亿元

农交会期间,主办方举办了重庆市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招商签约仪式。本次集中签约的52个项目总计签约金额338.63亿元,涉及重庆市29个区县和四川省遂宁市,涵盖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智慧农业、农产品流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我区与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额为10亿元的意向性投资协议。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高科技企业,主要生产金针菇、茶树菇、海鲜菇等菌类产品,在万盛打造了年产5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日产优质金针菇150吨。

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杨晓东告诉记者,与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完善我区食用菌生产链,助力万盛打造西南地区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

“万盛味道”飘香主城

黑山方竹笋、灰树花、金针菇……记者在农交会现场看到,提前来采购年货的市民如潮水般涌进会场,万盛展厅里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引来市民竞相购买。

“这些灰树花比市场上的好,菌很干,不像农贸市场那些浸了水的。”来自沙坪坝的市民乾明惠一次性购买了5盒灰树花。

本次展出的灰树花产自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灰树花叫花却又不是花,是一种真菌菇,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封超介绍。

“多少钱一盒?”“我想多买点,可以快递到家吗?”“能留下联系方式吗?我回去后电话订购。”……现场咨询声此起彼伏,正在招呼顾客的封超忙得不亦乐乎。

万盛展厅的另一边,方竹笋展台被提前来淘年货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让方竹笋商家冷开秀忙得不可开交。展出不到2个小时,冷开秀就卖出了100余斤方竹笋。

“黑山方竹笋自采摘下来后,第一时间塑封包装,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市民也能吃上新鲜的方竹笋。”冷开秀说。

“干的方竹笋用来煲汤,新鲜的用来炒了吃,特别绿色吃起来还特别鲜,买了好几包带回去过年吃。”特意从大渡口区赶来逛展的喻富国告诉记者,每年夏天他都要到万盛黑山谷避暑,吃了一次就让他爱上了这道美食,得知万盛要来参展,喻富国和老伴一早就赶来排队购买。

当天,前来品尝、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有的还与冷开秀互加了微信,希望以后能通过微信下单,享受一键下单黑山方竹笋的便捷购买;有的还拿走了公司的宣传手册和名片,表示希望有机会能进一步合作。

记者了解到,农交会期间,我区参展的50余种农副产品4天售出50万元。

扶贫产品声名远播

“这是我们区贫困户手工做的红薯粉,纯天然绿色食品,无添加无染色,营养健康……”万盛展厅的电商扶贫展台前,区消费扶贫专馆负责人熊刚正在向市民介绍扶贫农产品。而展台上,有序摆放的干豇豆、青花椒、干香菇、老盐菜等“土货”吸引了不少市民咨询、购买,成为万盛展厅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刚我已经购买了手工红薯粉和干豇豆,逛了一圈回来,听说这些都是扶贫产品,我又买了一些老盐菜、青花椒和夜郎贡米,支持一下贫困户嘛。”来自渝北区的吴仲华在万盛展厅购买扶贫产品花费了300元,他表示这些农副产品物美价廉,会推介朋友前来购买。

熊刚介绍,电商扶贫展台上的农副产品都是被认定的市级或区级扶贫农产品,其中大部分是脱贫巩固户自己生产或种植的农副产品。

“这次参展的扶贫产品质优味美,很受市民、客商欢迎。有些客商还与我互加了微信,希望能进一步合作。我也希望通过农交会这个大舞台,让更多人知道我区的优质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熊刚说。

据了解,我区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工作,采用“线上+线下”消费模式,通过直播带货、参加展会、设立消费扶贫专馆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特色农副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刘亚兰   解维坪

万盛特色农产品大放异彩。

市民品尝香肠腊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