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掀起制止餐饮浪费新风
餐馆提示顾客“勤拿少取” 王泸州 摄
服务员为顾客打包 王泸州 摄
开栏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即日起,本报开设“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专栏,推动“光盘行动”深入人心,让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公民的行动自觉。
盛城掀起制止餐饮浪费新风
“光盘行动”成餐桌时尚
连日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餐饮单位发现,不少餐厅在醒目位置张贴了“不剩饭、不剩菜”的温馨标语;服务员在食客点餐时,也不忘提醒分量已足够;更有不少市民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连日来,我区餐饮企业纷纷提出倡议,加强行业自律,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一项餐饮业常态化工作。目前,我区正掀起制止餐饮浪费新风,“光盘行动”成为餐桌时尚。
餐馆:“友情提示”多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拒绝浪费、文明就餐”……8月17日,记者来到国能天街好吃街的巴尖串串店,这些“友情提示”以桌牌、标语、提示牌等形式展示出来,随处可见。
记者看到,点菜时,市民林先生一直提醒女儿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可以再点,不要浪费。当晚,除了自助串串,他们一家五口额外点了3道菜。就餐结束时,桌上基本没有剩菜。
“遇到点菜‘停不下来’的客人,服务员会提醒他们‘先吃,不够再加菜’‘勤拿少量’。”巴尖串串店负责人赵阿伟介绍,服务员会引导顾客合理点餐,如果顾客点菜太多,服务员会建议他们调整菜单。
“在这里吃自助餐,除了要先支付正常费用外,还要加付50元承诺金。餐桌剩余食物少于200克退还承诺金,反之不予退还。”在城区一家烤肉自助餐厅门口,工作人员向顾客说明用餐“规定”。
“支付承诺金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该烤肉自助餐厅负责人说,以前自助餐部分菜品区域的出菜份量很大,客人容易多拿,浪费现象比较突出。现在,该餐厅视客流量而制备各式菜肴,以避免食品陈列时间过长,或烹饪过量而造成浪费。用餐过程中,服务员也会建议客人适量取餐,增加取餐频率,减少取餐分量,以免不必要的浪费。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餐饮服务单位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全过程,减少餐厨垃圾;及时提示消费者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菜、适度消费、避免浪费;提醒消费者“吃多少点多少,吃不了就打包”,并提供打包服务。
市民: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随着“光盘行动”的深入推进,不少市民已逐渐转变观念,就餐尽量“光盘”,实在吃不完,就打包带回家。
家住阳光国际小区的叶先生请客时,就提前和亲朋好友商量好,用餐要尽量做到“光盘”。按照约定,大家点餐时都“悠着”,事后发现其实吃得也很尽兴。“原来请客吃饭,桌上总要有剩菜才觉得有面子。” 叶先生说,现在剩菜太多,反而会被说浪费,不会过日子。
“吃不完就打包回家,食物也是干净的。”市民王华说,大家都参与“光盘行动”,浪费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彭先生是一名公职人员。他外出和朋友聚餐,都会抱着“开始少点菜,不够再加菜,尽量吃完,吃不完打包”的心态去消费。“我在农村长大,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粮食就是对农民的不尊重。”他说。
当前,“光盘行动”正逐渐成为食客主流,但仍有部分食客因为“面子心理”,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全民“光盘行动”之路,任重而道远。(刘 倩 刘昱圻)
向餐饮浪费说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尽管这些年政府重农、支农、扶农,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全民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存危机意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居安思危的现实可解办法就是,倡导厉行节约,严格杜绝浪费。一方面,我们要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我们要紧绷粮食节约这根弦,面对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吃了几口就扔在一边、食堂剩菜整车运走等餐饮浪费现象,要坚决说不。
节俭是一种良习,浪费是一种陋习。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主动调整状态,从一日三餐“光盘行动”开始,讲“粮心”,把节约节俭理念真正融入生活。
“光盘”不仅是一句口号,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正向氛围,培养大家节约习惯;杜绝公务浪费,倡导节俭用餐,推行科学消费,使“光盘行动”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自觉。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根治社会顽疾,不奢望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事事做实,久久为功,年年有成。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制止餐饮浪费行动走深做实,干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效来。(刘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