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万盛:动感盛城 活力无限

日期:2020-08-1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08-12

南桐镇全民健身运动会(资料图)

市民在羽毛球公园运动健身   特约记者   曹永龙   摄

“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特色项目展演   记者   王泸州   摄

8月8日是我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8月7日晚上,我区“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特色项目展演在国能奥特莱斯精彩上演,陈氏太极拳、花式篮球等节目表演,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当天,区文体中心体育馆、滨江路体育馆免费对外开放,市民三三两两,或打羽毛球,或打门球,尽享健身之乐。

其实,万盛人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非只表现在每年的“全民健身日”这一天。随着万盛市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全民健身理念在万盛已被绝大多数人认可。

近年来,我区紧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深入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体育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健身设施遍地开花

8月8日早上8点半,滨江路体育馆的门球场,58岁的门球爱好者陈校在这里休闲健身。“我家距离这个门球场很近,每天我都会约上两三个姐妹来这里打球。”陈校说,打门球的好处多,不仅能预防腰肌劳损,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同一时间,在子如广场上,有三五成群散步的,有气定神闲打太极拳的,有英姿飒爽跳广场舞的,还有温婉优雅舞柔力球的……人们用运动健身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近年来,我区把完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作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基础,坚持“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覆盖、突出重点”,打响体育设施建设“攻坚战”,实现体育基础设施全域化,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民健身带来的乐趣。

为了给市民在家门口打造健身中心,激发群众的运动健身热情,我区将体育健身设施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把黄金地段用于建设文体中心,先后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羽毛球运动主题公园、全国首个山地奥林匹克公园等重大体育基础设施,新建楼盘严格按标准配建健身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将健身设施配备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同时,我区还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建设健身设施,实现镇街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健身路径工程“三个全覆盖”,建成一批骑行道、登山步道、健身步道,形成农村15分钟健身圈。值得一提的是,还利用各景区景点特色,建成黑山旅游度假区全民健身中心、黑山谷健身绿道、青山湖国际跑步中心和一批户外运动基地,建成一大批健康小屋和健康加油站。

目前,我区累计投入资金超30亿元,建设1个全民健身中心、10个全民健身基地、100个全民健身公园、50万米户外健身步道,全区羽毛球场地达680多片,全区健身步道达790公里;全区体育场地面积总量59.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9平方米。

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在万盛,随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命因运动而健康,生活因运动而精彩”等理念的深入人心,健身锻炼逐渐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群众,运动锻炼的热情都十分高涨。

这一切得益于我区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建设工作的大力开展。近年来,我区围绕地域特色,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建设,举办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活动,做到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

不仅如此,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市民,我区还针对性地开展健身活动,比如健身操、羽毛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职工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帮助中小学校学生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让他们熟练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广泛开展健步走、坝坝舞、门球、柔力球、太极拳等运动健身项目,促进老年群体强身健体、健康长寿。

“除了群众体育赛事和体育设施建设,我们也没有忽视精彩竞技赛事对城市人气的提升作用。”区体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盛立足羽毛球、定向运动等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先后通过举办和打造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万盛石林杯”全国定向锦标赛、中国·重庆万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暨CCTV体坛风云人物公益跑、重庆·万盛石林拳力联盟WBO争霸赛、关坝凉风·梦乡渔村国际钓鱼比赛等一系列高水平竞技赛事,不仅让市民能和李宗伟、赵剑华等著名运动员进行近距离接触,还有效扩大了城市影响力。

此外,我区还以黑山谷等品牌景区为核心,通过打造黑山谷国际青年户外运动中心、万盛石林国际定向运动基地、奥陶纪极限运动基地、板辽金沙滩水上运动中心、南天门冰雪运动中心、丛林蘑菇总动员亲子户外运动基地班等一批体育旅游综合体,有效促进了体旅融合发展。

目前,我区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58.9%,领先全国平均水平。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万盛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2014年,国务院出台《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万盛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工作。

万盛把全民健身纳入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的意见》《加快实施全民健身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工作任务。

2016年5月,万盛正式确定把体育产业作为转型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在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中,万盛是唯一把体育产业作为转型支柱产业来打造的地区。

“经过近几年的深入推进,万盛的体育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区体育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万盛把体育产业发展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组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体育产业发展公司,作为政府与市场对接的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并成立全市首家体育产业研究院,对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开展课题研究,为全民健身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将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相结合,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开发体育产业项目。

今年,我区还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打造智慧体育云平台,以区体育发展中心体育设施及服务为依托,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实现了场馆在线预订、赛事活动报名、预约国民体质测试、扫码使用健身器材、查看场馆实时监控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了便捷化、智能化的公共体育服务。

此外,我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体育发展。积极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大力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群众提供体质监测。

下一步,我区将把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争创全民健身、体育惠民的“万盛样本”。 记者   刘 倩   实习生   刘昱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