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万盛动态

山里娃的儿童节

日期:2020-06-0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06-02

学生相互背书

学生和家长视频通话

学生在教室就餐

教师授课

栀子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琅琅读书声令人心情振奋。“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一行走进卫东小学,感受山里娃的童年时光。

卫东小学是一所村小,位于关坝镇双坝村,在校学生245人,其中约有40名留守儿童。今年,受疫情影响,卫东小学没有专门开展聚集性庆祝活动,而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孩子提前过“六一”。

5月29日,记者走近卫东小学,感受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

学会勇敢与坚强

早上8点30分,第一节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整齐端坐,卫东小学负责人、五年级语文教师李万敏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声情并茂地讲解文言文《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描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孩童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的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读到生动处,班上的留守儿童小燕眼眶微红。她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都不记得爸妈在身边是什么感觉了,只记得每次和父母视频通话时他们的叮嘱——“好好学习”。

对于小燕来说,“好好学习”这四个字不只是父母对自己的期盼,也是自己对团圆的期盼。小燕的父母承诺只要小燕努力学习,便找机会把她接到身边读书。

长久的留守生活,让11岁的小燕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成熟,和父母见面成了她用功读书的最大动力。“我想把《杨氏之子》这篇课文背下来,当作儿童节的礼物送给爸妈。”小燕说,她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早点和父母在一起。

几千公里外的礼物

“孩子们都很懂事。作为老师,不仅要关心他们的成绩,更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李万敏是卫东小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已在此从教25年。

9点10分到9点40分是卫东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刚获得本校“2019—2020年度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二年级学生雅琪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六一”儿童节礼物。原来,为了缓解雅琪对父母的思念,李万敏特意安排了她和母亲视频通话。

电话接通后,雅琪有点紧张,她拿着奖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几千公里外的雅琪妈妈看着女儿,千言万语只剩下了叮嘱:“听老师的话,照顾好自己,你是最棒的。”

教室环境大变样

第二节课的上课铃一响,六年级的孩子们瞬间“沸腾”了。在复课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最期待的体育课终于恢复正常了。

望着朝气蓬勃的学生,李万敏的思绪也拉回了童年。她出生于1975年,是土生土长的关坝人,小学也是在村小度过的。

那时候,通往学校的路还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没有整齐坚固的教室,也没有漂亮的课桌椅,音乐课老师弹奏的琴都是需要用脚踩的风琴。”李万敏说,小时候除了过年,最盼望的就是过“六一”。因为那天可以到镇上的小学参加演出,回来的路上还可以买零食吃,5分钱的棒棒糖、1毛5分钱的米粉都是她最喜欢的礼物。

李万敏说,现在的卫东小学大变样了,窗明几净的教室、标准化操场、教学设备齐全,虽然是村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六一”,全校教职工齐心协力,给教室消毒、打扫校园卫生,让孩子们过一个干净卫生、安全健康的“六一”儿童节。

随着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起,卫东小学的学生们开始午餐。因处在疫情防控阶段,学生们的午餐被统一安排在教室进行,由各班班主任为孩子们打饭。

午餐过后,孩子们迎来了下午的课程,而他们也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明天。(文中小燕、雅琪均为化名)

(牛  燕  王泸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