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部门街镇

黑山镇天星村:党建工作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日期:2020-10-1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0-10-13

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茶场除草

秋日的凉风飘进大山,为正在忙碌的村民擦去了汗水。近日,黑山镇天星村的茶山上,村民们忙着翻土、除草、剪枝。“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我们的钱包还能瘪吗?”今年49岁的村民赵久海感叹道,能够成为“茶园经济”队伍中的一员,是他始料未及的开心事。

近年来,天星村党支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强村,农旅促村”的发展思路,带领群众朝着实现产业强村、共同致富的大道阔步向前。

老茶山焕发新生机

黑山镇天星村,两山夹一沟,土少地贫,交通不便,加上村集体经济常年入不敷出,曾是四里八乡出了名的穷山沟。

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机遇。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了丰富灿烂的茶文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产出的“景星碧绿”闻着清香、喝着清凉,被四川省评为三大优质名茶之一。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多,加上农户缺乏管茶、治茶技术和规范性管理,千亩茶场渐渐成了撂荒地。

穷则思变。村党支部把目光放在了这一座座无人问津的茶山上——与其重新发展前途未卜的全新产业,何不重振昔日的风采?

重新发展茶叶产业先要完善生产便道、沟渠等基础设施。2017年,天星村成功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20万元,修建生产便道4.2公里、沟渠3公里,铺设管网5.4公里,建设100立方米蓄水池2口,茶园旧貌换新颜。

紧接着,如何搞活茶场经济成为了村党支部最重要的工作。

受历史因素影响,天星村的千亩茶场由集体和农户个人分别占有,其中,集体占400亩,农户占600亩。结合区域条件和资源情况,村党支部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集体的400亩茶场进行土地流转。流转之后的茶场建起了现代化高标准茶园,村集体每年可获得1万元土地流转费。同时,百余名村民在现代化高标准茶园里找到了工作,他们每人每年在茶场打工能增收约10万元。

创新实现二次飞跃

如何将农户手中的600亩撂荒茶园利用起来,充盈群众和村集体的钱包,实现集体经济二次飞跃?

最初,村党支部希望继续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来帮助村民实现增收,但由于茶叶产业前几年不产生收益,而每亩土地流转费在三四百元,贸然增加投资成本,无疑会承担很大风险。

随后,村党支部创新提出“党建+村集体+公司+农户+基地”的股份制发展模式。具体而言,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重庆河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个人茶场可入股村集体经济公司并享受分红,由公司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若短期内没有收益,大多数人是不情愿的。得知村里要成立公司,很多村民既不相信,也不能理解这样的新发展模式。

冲破思想的桎梏,发展才会有动力。为此,村党支部利用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多次宣传新发展模式的优点,并实行党员分片包户制度进行入户宣传,对于贫困户,则由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亲自入户宣传。不久后,越来越多的农户自愿拿出茶地进行入股打造。

截至目前,天星村已成功整治出道子窝、铁炉沟等茶园50余亩,正在整治梁岗茶园50余亩,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农户茶园整合投产后效益显著,村集体每年每百亩茶园可增加收入5万元,可带动当地群众就业60余人。

如今,天星村正在全力创建“先进党支部示范点”。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高度认可。村内“四好农村路”直通国家5A级景区黑山谷,桐子园“重庆市人居环境整治市级示范片”享誉全国,田坝美丽宜居村庄有序推进……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一幅幅美好的乡村振兴画面呈现眼前,全村干群正在提速奔小康。(牛  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