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别忘了给档案“安家”
又到了大学毕业季,不少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而暂时还未就业的毕业生,还在为自己的档案、组织关系等问题来回奔波。为此,区创业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提醒,高校毕业生档案非常重要,直接关系毕业生个人的切身利益,要妥善保管。
“档案在校时叫学籍档案,毕业后叫人事档案,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今后用人单位全面考察了解和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区创业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档案管理科负责人陈光桥介绍,毕业生档案一般包括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毕业生报到通知书等资料。今后,毕业生考研升学、考公务员、评定职称、入党入团、办理各种人事手续等,都需要用到档案。因此,毕业生应及时托管档案。
那么,毕业后,档案应放哪里?陈光桥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档案,通常由毕业学校通过邮政机要途径邮寄至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工作单位,或是由学校直接转至高校毕业生的户籍所在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保管。特别要注意的是,档案不允许个人保管。
档案丢了怎么办?陈光桥建议,如果找不到人事档案了,可以和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联系查找;如果没有,可以和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对于毕业时间较长且己经多次变换工作的毕业生,要向最近的就业单位或曾存档的单位或存档机构咨询。
我区管理档案的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是区创业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地点为松林路111号国能天街8栋3楼5号窗口或325室。咨询电话:48281826。
链接>>>>
关于档案,这些要知道
1.毕业后去留学,档案怎么办?
毕业后赴国外或境外攻读学位的同学,有2种存档途径:①可由学校将档案转至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同时办理个人存档手续;②可以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档案委托保管。
2.毕业后自主创业,档案怎么处理?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的同学,需要把户籍信息提供给学校,学校会将档案转递到户籍所在区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之后可以去办理个人委托存档。
3.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档案如何处理?
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
4.到私企外企,档案如何处理?
到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的,可由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档案。
5.应征入伍的毕业生离校后户口档案如何处理?
被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的,将户口迂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档案转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存放;在学校所在地应征的,可将户籍和档案暂时保留在高校。应届毕业生批准入伍后,其户口档案予以注销,档案放入新兵档案。
6.去基层,户口、档案、党团关系怎么处理?
户口: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留原籍或迁往就业地。
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就业单位所在地县级政府人社部门。
党团组织关系:转至就业单位,在工作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7.党员组织关系如何转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应届高校毕业生持学校出具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拟存档的机构办理转入手续。中共预备党员需要在预备期满前办理转入手续。
(记者 刘亚兰 通讯员 王世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