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浇开“幸福花”
——万东镇五和村驻村工作队扶贫纪实
驻村工作队员了解脱贫户养殖情况。
在距离万盛城区西北方向约6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幅员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小村庄。曾几何时,由于地理条件受限,没有致富的产业和路子,村里经济发展滞后,村民收入低。2014年,这个村子被列为了国家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214人。
“和风吹,梨花香,绿水长长,鱼儿跃池塘;家风扬,情意长,勤劳善良,人和家业旺……”如今,再提到这个村子,大家的耳畔便会响起《爱在五和》这首歌,脑海中梨花漫山遍野的场景也随之浮现。
万东镇五和村早已不是当年贫穷落后的模样了,贫困村华丽嬗变的背后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奋斗和努力。
践行初心办实事
贫困户金文正万万没想到,驻村工作队的到来解决了困扰他大半辈子的难题。
年过五旬的金文正居住在该村偏僻一隅,附近只有他一户居住。从家走到村干道上,还需要经过一条窄窄的土路,三轮车都无法通行。
“这条窄路制约了金文正的产业发展和生活。”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朝辉回忆道,金文正是个勤劳踏实的人,种菜、种梨样样不落人后。然而,这些年他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增长。
“别人可以用车运肥料等农资,他只能靠自己一袋袋背回家。”张朝辉说,长此以往,金文正的种植量上不去,销量自然也不多了。
为了让金文正摆脱困境,驻村工作队集思广益,决定为金文正家修一条路。
虽然前期规划设计了多条路线,但由于会占用沿途很多村民的农田,这些方案不得不作罢。
暂时的挫败并没有让驻村工作队放弃,再次进行实地考察后,驻村工作队发现一条好路线,不仅能够避开村民的田地,而且距离与金文正原本回家走的路差不多。
新路终于开建了,不到两个月,一条崭新的路通至金文正家门口。
在五和村,像金文正一样受益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一直以来,该村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积极服务群众,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为了全面详实了解村情,准确掌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队员们把田间地头、院坝门口当作办公场地,经常与村组党员、群众座谈交流,和村民们拉家常、摆龙门阵。
2015年来,驻村工作队坚持每周定期与村支两委召开扶贫工作例会,研究解决了包括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落实医疗教育相关政策等促脱贫、惠民生的实事,并协调有关部门加强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同时,驻村工作队不忘深入开展走访调研,针对各户致贫原因和家庭具体情况,宣传落实能享受的扶贫政策,做到政策享受充分,防止返贫。
发展产业促增收
驻村初期,面对五和村基础设施差、集体经济弱等现状,驻村工作队对于如何制定脱贫方案、让村民致富增收感到迷茫。
“五和梨是村里的特色产业,但整村发展不能单靠梨子。”很快,驻村工作队便意识到,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集体经济不见起色的重要原因。
从哪方面着手?队员们有的说应从市场着手,有的说应改变品种,有的说应从文旅融合发展着手……
为了验证各自的想法,寻找出最适合五和村产业发展的路子,驻村工作队决定外出考察。在丛林镇香薇园、关坝镇雷锋垭家庭农场考察后,队员们的思路扩宽了,再次达成一致意见——探索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新路子。
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指导和技术支撑下,该村拥有20余年种植历史的黄花梨产业,摆脱了因劳动力流失、产业单一、管理粗放、保鲜期短等多种原因逐步没落的局面,重新焕发出灿烂光景。更令人欣喜的是,五和村还同时发展樱桃、葡萄、杨梅等特色经果林,并建成清水鱼塘600余亩、清水鱼垂钓基地2个、蔬菜大棚10余亩。
之后,驻村工作队决定以举办“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节”为纽带、建设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契机,重点打造万金公路、联丰公路两条经济带,建设五和梨园、支子沟、苦竹沟三大版块以及“五和果”“五和鱼”“五和菜”与“乡村旅游”四大产业,展现五和村家庭和睦、邻里和乐、事业和顺、生态和美、乡村和谐的乡村振兴新风貌。
2019年3月,中央电视台对五和村作了专题报道,以“小梨花大产业,春赏花夏摘果”为主题的五和梨园亮相在全国人民面前。不仅如此,今年3月,五和村开展的“我有一棵树·共建脱贫路”梨树认养活动效果显著,村集体公司按照每株梨树38元认领,最终认领梨树2431株,实现直接收入9.2万元。
产业发展得比预期好,贫困群众的口袋也鼓了起来,实实在在的成绩让广大村民看到了希望。
“早在2018年,我们便开始探索利益联接机制,让村集体和贫困户增加收入。”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朝辉说。
目前,五和村已与重庆丰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集体资源入股分红模式,村集体以集体鱼塘入股,农户享受土地流转收益、村集体享受固定收益;与中俊能源公司合作建设加油站,建立每年10万元的固定收益+20年返还本金的合作模式;组建好优蔬菜专业合作社,探索“大棚育苗、农户种植、专业合作社营销”运行机制,定期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蔬菜苗,带动全村发展蔬菜种植;筹备建立了苦竹沟果之绿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土地入股,发展猕猴桃、柑橘、枇杷等五和果产业,项目投产后每亩地每年预计可获得2000元收益。
如今的五和村,交通四通八达,天然气进村入户,环境焕然一新,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五和村将向着“开放、富裕、文明、法治、美丽、幸福”的目标砥砺前行。
(牛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