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东林街道全民健身服务中心2019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10MB1B82079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綦江区东林街道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綦江区东林街道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主要负责开展全民健身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宣传,指导、服务辖区群众体育运动;组织、策划各项群众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运动项目培训;负责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体育协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等职责。 | |||
住 所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东城大道55号505室 | |||
法定代表人 | 李永竹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东林街道办事处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 | 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强化组织保障,全民健身工作发展有序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根据街道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街道全民健身组织机构,成立街道体育分会,定期调度和督查全民健身工作推进情况,全年党政办公会专题研究全民健身工作4次,持续深入开展街道全民健身“双十活动”,以打造东林街道全民健身战略“升级版”为主线,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街道重点工作,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工作要求,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二是加强辖区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切实落实《东林街道关于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做好辖区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宣传工作,做道辖区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三是持续打造“五分钟生活健身圈”,不断优化完善辖区全民健身“硬件”建设、“软件”管理,形成街道、社区、社会三级联动机制,有力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打造街道全民健身“升级版”。 二、规划场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全面覆盖 一是制定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制度,每月拉网式巡查辖区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及使用情况,建立健身路径管理维护台账,及时维修、拆除、更换破损器材,排除隐患,确保居民群众健身安全。二是全面摸排辖区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9年新增政府公共体育设施面积485平方米,辖区现有政府公共体育设施面积72377.68平方米,社会公共体育设施面积11155平方米,现全街公共体育场地面积83532.68平方米,每万人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32619.76平方米,实现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辖区所有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率达到100%。三是积极开展健身需求情况摸底工作,根据辖区居民实际需要,通过向区体育局争取及街道自筹资金10万元购买新增健身路径54件,乒乓球台3张,打造清溪桥社区健身点,不断满足居民健身需求。 三、丰富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氛围日趋浓厚 一是大力提倡“每天健身一小时”理念,在街道机关、社区内部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健身,每天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做2次广播体操,每次2遍,创新开展“运动式午休”,利用午休时间组织街道健身达人开展乒乓球、健身器材锻炼等活动,街道健身房每天使用率达30人次以上,同时积极鼓励带动干部职工利用工作之余开展篮球、健步走、羽毛球、跑步、瑜伽等健身活动,职工之间开展健身运动竞赛,健身氛围日益浓厚。二是注重全民参与。成功举办万经开区“发现东林”城市定向邀请暨东林街道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发动各镇街、部门,社区、辖区企事业单位等30支队伍参与比赛。联合区体育局、老体协、门协,精心承办万盛经开区第一届镇街门球邀请赛,来自各镇街的12支门球队伍汇聚东街,共同关注全民健身、参与全民健身、支持全民健身,为万盛全民健身再添动力。组织开展辖区30余名机关社区职工及居民参加2019年“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积极参“一带一路”同向前、引水入田接续赛、全民健身与农业知识竞答、防洪传沙袋比赛、插播希望秧苗、田间挑担快跑、烹出健康生活、粒粒都要归仓等8项比赛。常态化开展趣味运动会、门球、羽毛球等群众性体育活动18场,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辖区常态化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三是积极参加区“三节”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区第二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全民健身挑战日等赛事活动44项次,在区迎新年第七届羽毛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区第二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中获得乒乓球比赛男单第一名,女单第三名,男团第三名,羽毛球比赛男双、混双第三名,钓鱼比赛个人第三名,象棋比赛团体三名,第一届镇街门球邀请赛二等奖等多个好成绩。四是创新“文化+体育”模式,开展太极拳展示推广活动,使更多居民群众了解太极拳起源与发展,结合街道“文化街居”打造,开展“发现东林”城市定向邀请赛,在运动竞赛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感受东林的矿工文化底蕴魅力,与辖区学校开展“老少学门球”活动,不断壮大传统体育项目新兴力量,深入推广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编排全民健身内容的舞蹈和节目,将健身舞、柔力球、太极拳等融入公共文化演出活动,寓教于乐地宣传全民健身。五是做好社区健身点申报工作,成功打造铁路村社区、清溪桥社区、和平村社区等为重庆市社区健身点,积极开展2020年社区健身点申报工作,积极引导辖区群众参加体育健身运动,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明显提高,常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人口比例达到59.4%。 四、优化管理指导,群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积极开展“好体育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街道好体育人志愿者多次参加区三节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区第二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第一届镇街门球邀请赛、群众文化广场舞展演等活动,树立罗开碧、何朝碧、彭家文等一批优秀好体育人志愿者,长期在广场、小区院坝为辖区居民提供科学健身常识宣传、柔力球、门球、气排球、健身舞等技术指导等免费服务,引导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二是积极培育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壮大群众体育组织和社团协会,结合街道“文化街居”打造,重组新建门球、钓鱼、柔力球、健身舞、气排球、羽毛球等各类单项体育协会15个,结合传统节日,自行组织开展“庆三八”门球赛、“迎端午”钓鱼比赛、柔力球展演、趣味体育活动等赛事活动10余次,逐步完善体育单项协会指导管理工作,引导他们经常性、自发性组织开展门球、柔力球等小型赛事,同时积极参加区、街道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充分发挥社团优势,使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引领群众健身,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三是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组织机关、社区以及辖区居民168余名,到区市民大健康服务中心进行专业体质监测,积极探索“个性化运动处方”,指导个人有计划的、科学的、针对性的开展锻炼,形成健身、健康、工作、生活“四位一体”的良好循环模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李永竹 联系电话:19112422225 报送日期:2020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