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政协提案
[ 索引号 ]11500110588903728C/2022-00619 [ 发文字号 ]万盛经开体中函〔2022〕23号 [ 发布机构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体育;教育 [ 成文日期 ]2022-07-13 [ 发布日期 ]2022-07-25 [ 体裁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 [ 有效性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体育发展中心关于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7-2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2-07-25

万盛经开体中函〔202223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体育发展中心

关于区政协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复

胡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竞技水平的建议》(第65号)收悉。经与党工委组织部、教育局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切实抓好我区竞技体育顶层设计,努力实现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紧紧围绕“体育强区”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与我区相匹配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全面提升我区竞技体育水平。正在加快编制《万盛经开区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万盛经开区竞技体育发展实施方案》《万盛经开区参加全市全国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全面引导我区竞技体育未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布局重点,切实夯实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基础,激发教练员、运动员的干事创业精神切实推动我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二、扎实抓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以“体教结合、整合资源、打牢基础、合理布局、科学选才、系统训练”为指导方针,在合理规划、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上狠下功夫,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完善青少年训练体系,大力提升我区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

是结合学校“一校一品”建设,加强我区优势项目融入。全区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建设,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9所,全国校园篮球学校4所,其中,49中学、115中学、中盛小学、田家炳小学均为全国足球、篮球双特色学校。将我区青少年体育优势项目科学布局到“一校一品”建设中以体育设施条件较完备、体育训练成绩较好的中小学校为基础,以城区中小学校为主阵地,逐渐辐射到乡镇中小学校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切实推进“名校办名队”、“名队进名校”融合发展。

二是畅通体育特长生就读学校渠道。区教育局保障了体育特长生依法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体育特长生就读高中政策,有效解决区业余体校运动员相对集中入学问题。对坚持参加系统训练并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优秀运动员,在入学、升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切实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三是构建多元化青少年竞技项目。各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强化课课练,落实体育普及教育;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社团活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组建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校级代表队,常年开展训练,逐步形成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需求的多元化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多渠道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

四是加强我区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点建设。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合理布局训练网点,加强我区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点建设。各校积极组织开展校级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校级体育赛事;区教育局每年组织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区级赛事和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积极推荐中小学参加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以赛代练,切实提升学生竞技体育水平。以宣传、普及、推广我区青少年优势项目为目的,积极联系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展体验式训练课,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解运动项目,为后期选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抓好国家级、市级体育赛事筹办,打造竞技体育攀升平台

近年来,我们立足万盛竞技体育项目优势,重点加强我区国家羽毛球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科技体育(定向运动)训练基地和全市残疾人羽毛球训练基地三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重庆羽毛球二队(即重庆万盛羽毛球队)、重庆残疾人羽毛球队、万盛青少年定向运动队的竞技水平认真筹办了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WBO拳击联盟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14承办全国东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活动8次,承办市级赛事活动16积极申办市级、国家级体育赛事,为运动员提供宝贵的锻炼平台,为市民提供高水平赛事观摩机会,打造竞技体育攀升平台,为我区打开形象展示窗口。

四、加大体育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力度

20223月,我区修订出台《万盛经开区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实施办法》(万盛经开委办发〔20222,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力度,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及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全面落实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到万盛,为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政策明确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重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签订劳动合同(体制外)的,薪酬待遇由人才与用人单位以绩效考核方式协商确定。签订聘用合同(体制内),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来区工作前3年,正高级职称给予每年4万元补助,副高级职称给予每年2万元补助;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人才在区内无住房的,免费提供人才公寓居住。同时,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重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新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一次性奖励每人2000元,让高层次体育人才引得进、留得下。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建立体育、教育部门沟通协作,促进体教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体校对于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龙头”带领作用,转变传统模式,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完善青少年竞赛机制体育教育部门紧密协作建立健全全区体育项目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丰富青少年赛事活动。根据我区青少年项目发展情况,积极开展除体育、教育部门计划内的赛事外,要积极鼓励、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训练营、夏(冬令营),教育部门要鼓励学校多进行校级联赛、单项体育竞赛活动。

二是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奖励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现有的激励政策,制定并出台《万盛经开区体育竞赛奖励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全区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作出贡献的单位、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积极开展“体教结合”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要给予奖励。把学校运动队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作为对学校工作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调动学校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的积极性,鼓励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三是依托中小学校理布局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点积极与教育和各中小学校加强沟通与交流,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合理布局训练网点,加强我区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点建设。要主动让专业教练走出去,委派教练员深入到网点学校带训或指导训练。开设体验式课程,以宣传、普及、推广我区青少年优势项目为目的,积极联系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展体验式训练课,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解运动项目,再逐步扩大辐射范围,让更多学校的孩子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为后期选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是优化项目、科学布局。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要创品牌抓重点。我们现在只有羽毛球、篮球、武术散打、跆拳道4个专项训练项目,对于其他项目的重视度不是很高。没有对现有的适合本地青少年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认真的分析。每个项目都有它不同的普及度、影响力,每个项目都有它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每个项目发展前景如何?在我区在全市处于什么水平?我们都需要实时掌握,要逐个分析项目特点,对所有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局面,确保重点优势项目和重点发展项目并驾齐驱。

是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和办法,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挖掘、培养青少年体育领军人物,为优秀青少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加强体育教师与教练员人才队伍间的业务交流鼓励各级青少年体育培养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2023年,逐步形成以体育、教育部门为主导,以中小学校与青少年体育训练部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及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力量与体校、学校在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上形成有益补充,齐头并进。

此复函已经体育发展中心江玉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万盛经开区体育发展中心

20227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