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9号建议的复函








蒋朝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库,解决企业招聘难问题的建议》(第79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情况
一是建好用好区级人力资源市场,按期举办招聘会。我区人力资源市场建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内,除特殊大型专场招聘会外,市场承办了我区每周四常态化招聘会及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二是开发智能招聘系统。我局于2017年开发建成智能化求职招聘平台,投用就业招聘洽谈相关智能设备25套、就业培训一体化自助服务器8台,智能化求职招聘软件系统实现求职者信息和招聘岗位信息自动匹配功能,极大提高了求职招聘针对性和成功率。三是用好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服务,全区范围内收集求职人员信息、企业岗位信息,针对性开展职业介绍服务,最大程度推进企业送工工作。四是强化招聘信息宣传。积极利用重庆就业网、万盛微发布、万盛手机台、万盛手机报、“万盛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QQ群、手机短信平台及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广泛宣传、播放用工信息,扩大招聘信息受众覆盖面。
二、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今年1-5月,我局共举办招聘活动32场次,除每周四在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常态化举办招聘会外,还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镇街巡回招聘、区外招聘等专场招聘活动,参与企业累计100余家次,发布岗位信息4000余条,共达成成交意向3852人次,成功推荐511人实现就业。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求职能力,我局积极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1-5月已培训人员1565人,其中贫困人员392人,培训项目涉及中式烹调师、重庆火锅调味、电工、焊工、育婴员、母婴护理、照料老年人、社区保洁、网络创业培训等近10个工种。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求职难问题并存,岗位要求与年龄结构就业能力不匹配情况将长期存在。一方面,企业通过调低工资平均水平、加班、不参加社会保险等方式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员工贡献率;另一方面,求职者重点关注的工资收入、保险购买情况、工作时长、工作环境以及自身工作能力不尽匹配,待遇诉求方面求职者期望与企业薪资水平矛盾差距大,造成企业招工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求职招聘服务。一是强化区内招聘服务。通过重庆市就业网和区智能化求职招聘平台、“万盛就业创业” 微信公众号、区内各新媒体、三级就业公共服务平台等提供免费岗位信息发布和求职服务;针对有登记意愿的各类求职者办理求职登记,建立求职者就业需求信息数据库;适时举办镇街巡回招聘会,保障企业用工。二是强化专场招聘服务。除每周四常态化招聘会及上级安排的“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场招聘会外,结合我区如脱贫攻坚、工业强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专场招聘会。三是积极开展跨区域劳务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綦江、南川、桐梓、遵义、道真等周边省市区举办的各类专场招聘会,衔接周边区县签订人力资源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拓宽劳务输入和人才引进渠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宣传利用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激发培训机构、企业主观能动性,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提供不竭动力,以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企业发展。
(三)强化企业服务。通过已建立的领导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强化走访收集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着力协助解决企业相关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此复函已经胡文彬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王世晶
联系电话:13594128206
通讯地址:万盛经开区国能天街8号楼3楼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大厅326办公室
邮政编码:400800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