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社科园地

社科研究: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历史承袭与发展路径研究

日期:2025-08-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8-22

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历史承袭与发展路径研究

文化旅游局(博物馆)课题组


要:万盛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衔接过渡山区,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良好的地形、气候条件为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优越的自然基础。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万盛境内和外迁而至的族群、民族在生存、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运动康养文化,赋予了万盛深厚的人文气质。本文通过对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历史基因、特征和时代价值的梳理、分析,探讨提出万盛运动康养文化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路径,以期进一步丰富具有万盛特色、万盛气质和万盛风格的运动康养文化,为万盛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内涵支撑。

关键词:万盛;运动康养;文化;当代


引言

运动与康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对高质量生活的自觉行动和追求,《庄子》最早提出“人消沉、停滞、筋骨不足,故作舞者”“吐旧取新,乃长寿之事”。运动与康养是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关系,运动有助于增强康养的韧性,而康养则为运动提供指向。2022年9月,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研究提出将工矿文化、运动康养文化、孝善文化作为万盛主要城市特色文化进行打造,这是从历史渊源、现实关照和未来需求做出的重要判断。运动康养文化之所以成为万盛城市特色文化之一,是有其深远的历史基因,充分认识和挖掘运动康养文化对于提升万盛城市内涵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文化内驱力和社会凝聚力。

一、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历史承袭及其特征

一种文化的形成,必然要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这个过程中,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运动康养文化在万盛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漫长的人文历史,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自然条件、人口分布、人群素养和产业体系四个维度上。

(一)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自然基础。自然环境是运动康养文化的先天基础,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气候气象和生物种类四个方面。地形地貌方面,万盛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衔接的过渡山区,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延伸,切割强烈,高差悬殊,重峦叠嶂,岭谷相间,地貌有平坝、台地、低丘陵、高丘陵、低山、中山、山原7个类型。河流水文方面,万盛境内无大河流分布,多为山间小溪河,河谷深切、狭窄,据统计,万盛境内共有67条溪河,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条,境内有1处温泉。气候气象方面,万盛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丰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8.5—17.0℃。生物种类方面,基于以上条件,万盛境内有着良好的生态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万盛境内野生植物有150余科、250属、1800余种,野生动物有12科、6目。良好的地质条件、气候因子与动植物资源是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自然基础[]

(二)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人文渊源

运动康养在万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呈现出逐渐累积、表现多样、日益厚重的时代特点,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1.明清以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曾经生活在万盛境内的僚人先族“天性劲勇,……俗喜歌舞”“其人勇猛,善于兵战。”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僚人通过歌舞、战争等方式谋求生存空间,这是万盛早期族群对运动康养的一种现实实践。唐宋时期,生活在万盛地区的人群对自然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随之改观,人口增长,设州置县,为运动康养文化的制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宋代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一部分士人迁入万盛地区,出土于万盛南桐镇的《卯老山赵牟氏墓志铭》记载“熙宁初,擎资游南平,顾膏腴可取,遂家荣懿。”外来人口的迁入,提升了人口文化素养,为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

2.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发生,万盛地区的人口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大量土地被开发利用,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健康长寿提供了保障,据《綦江县志》《南川县志》及《遵义府志》“寿考”条记载,出现大量长寿人群被载入史籍。

表:清道光《綦江县志·寿考》80岁以上(部分)人员统计表[]

里(区域)

姓名(氏)

年龄(岁)

表现

永里

张氏

80

五世同堂

附里

张氏

98

精神尚健

永里

王安吉、王安舒祖父

100


永里

王用绶祖父

94


附里

李氏

80


遵里

杨昌汉、妻李氏

85、86


永里

朱氏

88

寿妇

思里

李岷

93

武生

——

陈其相、妻陈氏

83、80


遵里

何显相

100


遵里

陈元芳、陈元秀

83、81


永里

李毓珩及其妻

80

文生

永里

霍敬修母

84


永里

王元宰之父

100

文生

永里

唐国柱之女

100


思里

于文芳之妻

94


永里

罗代瑢之妻

92


以上长寿人群的出现,是万盛及其周边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且相互作用的结果。

3.民国时期。万盛近代煤矿采掘业兴盛,人们对健康和长寿更加重视,通过运动来丰富生活、改善体质成为时人最简单便捷的方式。以篮球运动为例,1941年,青山孤儿院小学已经开始篮球运动,并开展赛跑、跳高、跳远、爬竿等田径活动。1948年,中共地下党员陈道中、张光璧等,在万盛小学以该校教师为主体,成立了“友联球队”。这些体育运动的开展,为万盛地区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万盛地区工矿业的持续繁荣和政策优势的显现,人们更加注重运动与康养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成为最直接的表现,有组织、成规模、差异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1954年,东林煤矿成立了职工体育运动委员会并举办了职工运动会,在西南地区及全国性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1957年,成立了南桐矿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81年,区体育运动委员会独立成为区政府职能行政机构。1985年,全区有厂矿企业体育协会25个、区级体育协会5个,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业余球队817个,运动员达到了9984人。[]1990年,南桐矿务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为“中华职工体育明星企业”,全局有各级裁判75人,体育运动队614个,队员5520人。基本形成了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竞赛三个层面的体育发展局面,呈现出体育基础教育扎实、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竞赛成绩突出的特点。

运动带来的是身体体质的变化,生活品质的改善,最终带来人的健康长寿。以1985年为例,南桐矿区人口平均寿命为68.18岁,比1957年平均寿命提高15.3岁,到2010年,全区60岁以上的人口达46635人,占总人口的18.2%。当然,平均寿命提高的因素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有极大的关系,但也与康养医疗水平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民国时期,万盛境内已经引入西医,1914年,重庆基督教徒巴县人罗礼宾长到金灵(今金桥镇)、兴隆场(今关坝镇)、青羊市(今青年镇)等地巡诊。1940年,南桐煤矿医务室扩建为医院。1945年后,万盛有南川南平人开设的私营西医诊所。[]西医的引入提升了医疗水平,为健康长寿提供了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近60年来,万盛以体育为核心的运动康养文化,通过羽毛球运动的传播及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更加具象的表现。1968年,归国华侨张水露、唐勇业余时间组织南桐矿务局学生和职工进行羽毛球练习,培养了一批业余羽毛球爱好者。1973年至1985年,南桐矿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羽毛球队参加省、市级比赛23次,共获得金、银、铜牌104块。

5.进入新时代。万盛体育运动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民健康水平进入新的阶段。成功打造了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总裁绿道万盛云端花海马拉松比赛和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万盛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等体育旅游盛会。2021年全区体育场地面积新增1.8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总量达到70.2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5平方米,超全国、全市的平均水平。目前,全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2名。万盛大健康服务中心服务健身群众达6万人次,体育场全年免费服务健身群众113万人次,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61.2%。万盛也是重庆市唯一一个获得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了3.3%,初步形成了以体育赛会、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市场、体育彩票为主的产业形态。

图片.png

1:万盛羽毛球公园

图片.png

2:万盛荣获“中国·重庆2018”十佳康养胜地

二、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运动康养文化是万盛城市文化内涵之一。这一点从党工委对万盛城市文化的凝练提出可以得到充分认识,运动康养文化之于万盛有其重要性和独特性。近代以来,万盛经历了煤炭开采、抗战军工、“三线建设”等几个城市发展重要机遇期,万盛从山区小城迅速发展壮大成工业新城。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扩展,自觉地产生了诸如工矿文化、三线文化等城市文化内涵。从这些文化形成特点及构成内容上看,它们主要反映的是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或者某一领域的文化,是万盛城市文化内涵的一个断面。而运动康养文化则是对万盛城市发展轨迹的一个印证,从僚人到唐宋溱州、从明清移民到工矿发展,运动康养始终伴随着万盛这座城市的崛起、发展和壮大,它不但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并且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他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无不体现在运动康养文化之中。

(二)运动康养文化是万盛转型发展动力之一。万盛依托工矿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经历了上述几个重要时期波浪式发展历程,提升了城市发展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但是随着资源枯竭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外迁、人口流失,万盛的发展陷入了历史性困境,摆脱困境,寻找出路,首先要分析万盛的优势和短板,万盛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要素资源基本齐全,有着优质的体育运动资源和良好的运动康养氛围、强劲的全域旅游发展势头、不断深化的体育旅游融合态势,极大改善的交通区位,这些优势条件全部指向了运动康养的发展路径和实现方式。整个社会对运动康养需求的不断增长,运动康养产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因此,发展运动康养历史地成为万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

(三)运动康养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之一。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的必由之路,康养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必选之题。万盛有传承运动康养文化的历史优势,有发展运动康养产业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万盛社会经济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提升的前提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会转向对高品质生活质量的追求。万盛有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体育运动传统、完善的运动康养基础设施和强劲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四大优势高度叠加,运动康养势必会变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历史大势。因此,在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优化完善运动康养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各类型、各层面体育运动水平。利用康养资源,主动适应老龄化时代,发展运动康养产业,增强运动康养文化成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进而增强城市内聚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使运动康养文化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万盛运动康养文化的发展路径

(一)把握运动康养发展历史机遇。运动康养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消费方的健康情况与年龄构成,充分融合不同地形地貌、关联产业与资源供给情况,可将康养产业划分为以运动为核心的运动养生康养、青少年康养、中老年康养以及婴幼儿康养等。二是根据健康情况分为健康疗养、健康保养、临床医疗康养等。

(二)努力推动运动康养融合发展。一是依托万盛旅游度假的优势,利用好椅子台、九锅箐、青山湖、温塘村等地的景观、气候、生态等强项,着力打造康养度假旅游品牌,构建运动康养新业态,形成一批具有万盛运动康养辨识度、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二是依托重庆多普泰制药、重庆药研院、重庆心康制药、重庆未名等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扩大母婴照护、养老、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四是探索与生物制药、基因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相结合,研发高质量康养旅游产品。五是依托黑山谷、万盛石林等优质自然资源、运动康养设施开展年轻群体研学、中老年群体度假养老等方式,为运动康养文化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市场动力。

(三)不断丰富运动康养文化内涵。一是将“运动康养”植入城市风貌。二是将“运动康养”植入节会赛事。三是大力发展群众体育。

(四)着力构建乡村运动康养体系。2023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十二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领军人才培养和“美丽乡村”品牌体育赛事活动等五大行动计划[],为发展乡土赛事作为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根据我国体育行业的分类,可以探索万盛以乡村为目标的运动康养新赛道。一是“体育赛事+康养”融合发展模式。二是“运动健身+康养”融合发展模式。

如浙江德清县莫干山运动休闲康养综合体是“体育赛事+运动健身+康养”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其核心竞争力定位在“江南第一山”的美誉和“百年体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依托价值高和不可替代的天然资源及百年体育基因,自2015年起德清县莫干山镇连续承担了国际马拉松、全国山地自行车赛、TNF100莫干山国际越野挑战赛、亚运会男子排球项目及2024年皮艇球世界锦标赛等著名比赛,开启了品牌赛事时代。多年来,德清持续开展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德清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达40%以上,高出全省平均近4个百分点,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4.6%[]。结合以上案例,综合观察万盛体育发展优势、乡村振兴成效,农村势必是下一阶段万盛发展运动康养文化及产业的新赛道,将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与乡村振兴、文化资源、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着力培育既有群众基础的运动康养文化氛围,又有市场前景的运动康养文化产业。

四、结语

万盛发展运动康养产业优势显著,既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又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发展运动康养产业,要切实抓住运动康养的政策风口,用好相关政策红利,立足万盛已有发展基础,将运动康养与乡村振兴、体育发展、文化传承等有机融合,逐步提升运动康养产业在万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力,进一步凝聚形成具有万盛特色、万盛气质和万盛风格的运动康养文化,培育运动康养产业成为万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博物馆)


参考文献: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网:《区情概况自然环境》[EB/OL],http://ws.cq.gov.cn/zjws/qqjs/zrhj/202402/t20240205_12906050.html.

[]清道光《綦江县志·寿考》.

[]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南桐矿区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704-716.

[]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南桐矿区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694.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体育总局等十二部门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EB/OL],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5731533/content.html.2023-06-26.

[]浙江省体育局官网:《浙江德清:百年体育基因孕育体育休闲“富”地》[EB/OL],https://www.Sport.gov.cn/nl4471/nl4482/nl4519/c24259025/c24259025/content.html.2022-05-05.


(本文有删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