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研究
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研究
统计局课题 徐艳平
【摘 要】万盛经开区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民生为本等策略,实现了从煤炭依赖向多元化经济的转型。本文深入分析万盛经开区产业转型发展情况、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为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
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后,国家先后分三批在全国正式确立了69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并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万盛经开区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处重庆市南部,辖区面积约566平方公里。自1938年开始大规模采煤,至1955年设立南桐矿区,万盛经开区因煤炭资源丰富而繁荣;然而,长期的煤炭开采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后于2009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的道路。近年来,万盛经开区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民生为本等策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结合万盛经开区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产业转型发展情况,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为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一、产业转型发展情况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积极推进产业转型,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资源的依赖,成功实现从煤炭依赖型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重大跨越。
(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万盛经开区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将旅游产业作为其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在资源转型的道路上,万盛经开区农业现代化步伐稳步推进。
(四)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在城市发展的先天产业结构约束情况下,创新将成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万盛经开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发展道路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效,但距离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仍存在显著差距。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与困境。
(一)经济结构固化,工业依赖度高,增长潜力受限
(二)新兴产业偏弱,总体质量不高,内部结构失衡
(三)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支撑薄弱,研发动力缺乏
(四)基础设施滞后,服务体系缺失,要素制约明显
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促进多元发展
一是打造现代化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推进商贸发展提档升级。三是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四是提升现代服务业体量品质。
(二)深度整合文旅资源,构筑特色高端文旅品牌,激活文旅消费
一是打造精品文旅品牌。二是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支撑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二是推进创新合作。三是壮大创新主体。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配套服务水平,破解要素制约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三是破解生产要素制约。四是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统计局)
参考文献
[1]黄华一,李创亮.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路径非线性及区域异质性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06):101-118.
[2]高志刚,丁梦雅.数字经济、碳排放强度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24,(02):184-195.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40411.001.
[3]原东林,杨天天,马文锐.创新驱动河南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24,38(01):50-54+63.DOI:10.16214/j.cnki.cn41-1276/g4.2024.01.010.
[4]胡璇,李睿.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05):81-86.
[5]胡雪峰.资源型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2023:9.DOI:10.26914/c.cnkihy.2023.044371.
[6]《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万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N].铜仁日报,2023-08-21(003). DOI:10.28800/n.cnki.ntrrb.2023.001330.
[7]袁映奇.陕西榆林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情力,2021,(05):71-76.DOI:10.13561/j.cnki.zggqgl.2021.05.018.
[8]章际茂,马紫馨,刘茹,等.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六盘水市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05):201-203.DOI:10.16663/j.cnki.lskj.2021.05.079.
[9]师军惠,谢辉,刘斯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218-219.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19.1801.
[10]白煦.深刻认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四个关系[J].社科横,2010,25(12):30-31.DOI:10.16745/j.cnki.cn62-1110/c.2010.12.054.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