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社科园地

社科研究:中职旅游教育促进万盛旅游“三次创业”的实践研究

日期:2024-09-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9-23

中职旅游教育促进万盛旅游“三次创业”的实践研究

万盛职业教育中心课题组  李伟   何莎   郑瑜  田丹   熊萍


一、引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由此可见,发展旅游需要的人才门类之广、数量之大是其他产业不能比拟的。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2017年报告,2016年旅游业创造了2.92亿个就业岗位,占全球总就业岗位的10%。预计未来十年,旅游业对GDP直接贡献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到2027年,旅游业将支撑超过3.82亿个工作岗位。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效果评估报告》曾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中国制造"转向"高端制造"的新阶段。在增速保持在7%的中高速发展时期,必须加快创新驱动,这不仅需要创新人才,更需要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还可以为生产服务一线提供生力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理清目前有关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服务当地旅游产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调查、访谈、教学改革等方法,弄清我区旅游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从中职旅游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上促进万盛旅游“三次创业”的基本战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推进万盛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实现“精准培养”。在培养中职旅游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将中职旅游教育的学习课程和当前旅游业的发展与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及时补充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在促进中职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推动旅游“三次创业”战略的发展。优化专业设置,丰富理论中职旅游教育的学习内容,及时补充旅游热点知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旅游理论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还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加强社会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从中职旅游教育的特点来看,中职旅游教育的专业性很强,专门针对旅游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对应的培训,当地旅游职业人员也比较多,可以保证旅游产业的人才支撑。在学习专业旅游技能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技能培训,实现“精准培训”,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旅游业,在社会实践中落实中职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旅游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中职旅游教育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特色开发旅游项目,如景区讲解、农家乐、民宿、酒店等旅游技能培训项目,从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中职旅游教育学生的旅游行业技能,促进中职旅游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产业,提升中职旅游教育的实践性和万盛旅游业的竞争力。

二、中职旅游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师资力量整体不强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三、万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万盛旅游业发展现状

万盛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创业。首次“创业”,万盛旅游实现“从无到有”,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石林景区开园、2002年黑山谷景区开园。

第二次“创业”,万盛旅游实现“从有到优”。2009年,万盛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在这个转型关键期,万盛利用境内拥有山、水、泉、林、洞于一体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历年来,万盛凭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传的决心和毅力,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文化和旅游高质量优秀城市”等诸多殊荣。

眼下,万盛正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奥陶纪(板辽湖)水世界、黑山万盛之眼、重庆煤矿文化产业园、黑山旅游度假区环境提升工程等13个文旅重点项目。加快实施黑山谷、万盛石林、梦幻奥陶纪等景区的改造提升,丰富度假休闲、科普教育、网红打卡等体验项目;加快建设凉风村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蘑菇总动员全国“交旅”融合示范服务区、尚古村落农耕主题乐园,提档升级青年汇•巅峰乐园、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金蝶湖文化公园、鱼子岗嘉游运动小镇等景区。

在旅游融合化发展方面,万盛将推进“旅游+乡村振兴”、“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教育”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全市首个国家级煤矿文化产业园;发展户外体育运动,打造一系列体育旅游品牌赛事,申办全国U系列羽毛球比赛、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国家级和市级品牌赛会;优化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农特产品,结合农事体验、特色民宿等发展特色农旅产业;开发主题研学旅行线路,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打造一批高水准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在旅游创新发展方面,万盛将构建“部门+企业+友邻区县+网络达人”宣传矩阵,每年策划开展1-2个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力争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区;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集散体系,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枢纽型交通节点。

(二)挑战与问题

虽然万盛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同时也有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但仍然存在诸多发展问题,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人才短缺和环境压力比较突出。边地区如綦江、南川等,旅游业同样在飞速发展,竞争非常激烈,都处于同一地形地貌中,所开发的旅游资源也很雷同,游客选择面多样,如果不做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作为加持,很容易被其他旅游资源所替代、同时,缺乏旅游专业人才:一是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常规人才,如高层管理者、从事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管理等人才;二是具有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意识较强的复合型、协作型、应用型服务人才。现目前的旅游从业人员也缺乏专业基础,无法提供一个优质的旅游环境。

(三)发展趋势

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未来将做大骨干企业、做实小微企业、大力发展行业协会,支持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发展。以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大力培育建设一批4A、3A级观光、乡村旅游、主题乐园、文博馆、旅游商街等。以星级酒店、民宿为抓手,打造一批高品质、富有文化底蕴的酒店、民宿产品。

营商环境方面,将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放心游万盛”服务承诺,建立旅游投诉“一口受理”“快速办结”“先行赔付”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推动将旅游监管方式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人才培养方面,大力挖掘并培养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方案。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针,输送大批旅游优秀人才为万盛旅游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游客服务方面,我们正在实施云上文旅智慧服务重点工程,包括打造“一部手机游万盛”,实施“一个平台管全域”工程,建设“一套应用引游客”系统。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向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方向的发展。

四、中职旅游教育与万盛旅游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一)人才培养

中职旅游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贴合万盛旅游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以万盛旅游发展作为基础带入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性的为万盛旅游业提供技能型人才。我校在历年的市、区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市场需求

万盛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急需大量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加入,如酒店、景区等,可以提供相应的岗位面向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开放实习机会,学生能够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万盛旅游发展也为中职旅游教育提供市场需求和机会。   

(三)互动与协同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中职旅游教育与万盛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跨越式发展的旅游企业,急需基础扎实、重理论,同时又注重实干、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产学研模式人才培养观念改变了旅游专业长期沿用的学院式教学方法,是对旅游人才培养的一种贡献。

五、中职旅游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策略与路径

(一)课程设置改革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三)实践教学改革

    六、促进万盛旅游业“三次创业”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一)产品创新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培育食用菌、猕猴桃、茶叶、方竹笋、特色水果、生态渔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小微企业。开发旅游特色农产品,利用文创与旅游产品融合,打造出万盛特色。

(二)服务提升

利用多种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深入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三)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为推动万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四)营销策略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万盛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坚持“创新化”宣传,实现旅游品牌高质量发展。创新与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等OTA平台合作模式,构建“部门+企业+友邻区县+网络达人”自媒体矩阵,每年策划开展1—2个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同时,发力川黔、长三角、珠三角市场,推出“微度假”旅游产品;挖掘小众市场,推出研学和个性化定制产品;鼓励社交平台、旅行社团、研学团队等进行组客来区。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课题在理清目前有关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服务当地旅游产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调查、访谈、教学改革等方法,弄清我区旅游行业多景区多层次齐头并进发展,政策也提供大量支持,但仍然还有一些问题凸显: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人才短缺和环境压力等问题比较突出。中职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上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对万盛旅游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促进万盛旅游“三次创业”的基本战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推进万盛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研究展望

为进一步推动中职旅游教育和万盛旅游业的发展,需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方向,多层次、多维度进行全部研究,摸清中职旅游教育与万盛旅游业发展的多重联系,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互助之路:如何让中职旅游教育更好服务于万盛旅游业发展;如何让万盛旅游发展为中职旅游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文有删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