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对万盛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对万盛体育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体育发展中心课题组 张惠 向英 曾蔚
摘要:体育赛事具有旅游杠杆效益的历史实践基础,国内体育赛事旅游消费需求呈上升趋势。一个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一个城市,打造一个品牌,活跃一方文化。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促进城市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善,彰显现代城市建设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城市建设影响力、带动城市消费市场以及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和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方式,从而全面提升举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万盛拥有良好的体育发展基础,市场潜力较大。本文通过对万盛举办体育赛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及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赛事
一、引言
体育赛事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的与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从国内文献研究来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积极影响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例如以下几个观点:
在体育赛事作用于城市经济领域方面,梅凤喜,边永强,周华等在《谈谈体育事业的经济功能》的研究中提出了体育赛事作用于经济领域的这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二是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第三产业的水平。三是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有利于拉动市场消费,增加货币流通。四是发展体育赛事,有利于解决本地就业,有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鲁长芬、陈琦在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新时期体育功能》中指出:在经济相关方面的功能将逐步发展成为体育赛事的显在功能,也就是说体育赛事的经济功能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主要表现在:一、作为体育赛事带动的体育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长迅速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往往是很强劲的,就近几年举办赛事的城市作为样本来看,体育赛事及体育相关产业的消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拉动城市需求的新增长点;二、体育赛事经济作为“注意力经济”的集中体现,在举办期间能够吸引大量注意力,这是举办地提高城市形象、宣传城市形象的大好机会,就这方面意义来讲,体育赛事完全可以充当举办地城市的活体广告和名片,其传播效果是其他宣传媒体无法比拟的;三、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正面、积极的运动,对于当地政府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也是一个特别难得的契机,就其长远考量,对于稳定本地治安、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减少医疗开支等方面具有持续有益的影响;四、第三产业对于带动城市就业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体育赛事带来体育产业的腾飞,体育产业也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产业业态对于吸纳就业人员,缓解整体就业压力方面的能力也是可以预见的。
关于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经验建议(以成都大运会为例)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大型赛事促进主办城市文明发展的报告》指出,大运会这张世界级体育赛事名牌不仅自身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还是提高成都的城市能级、促进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促进成都城市内部的文化交流
2023年3月,成都启动实施“乐动蓉城”主题活动,在社区、企业、学校、公园、绿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多个市民生活场景和春熙路、太古里、宽窄巷子、金沙遗址等多个重要城市点位,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热度、可持续的音乐、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当好东道主、办好大运会、共建幸福城”的主人翁意识,切实提高市民群众参与度、荣誉感和获得感。让更多人在深刻体会成都城市魅力的同时,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群众运动氛围,让大家充分地拥抱、迎接大运会的到来。
(二)促进全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
1.与内地各城市间的交流互动
2022年4月成都市开展了“悦读大运成都”系列活动,4月11日活动首站在昆明言几又公园1903概念店正式启动,以阅读为媒,以大运为介,拉开9城联动的序幕。该系列活动将陆续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南京、长沙、重庆、厦门展开,在这些城市的城市书店,搭建专属的“成都大运文化专区”,现场展示与成都有关的书籍、大运会特许商品等,通过多个沉浸式体验的活动设置,与不同城市的青年群体交流互动,在城市之间的对话碰撞中,展示“天府文化+大运精神”的大运成都新形象。活动期间,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将频频亮相,为联动的9座城市,送上三大主题体验:一场“盖碗茶会客厅”,一次“行大运·学生涂鸦活动”,以及一条“大运悦读快闪长廊”。读者可以在9城书店活动现场的“大运文化专区”,通过“行大运·涂鸦手册”提前一览成都大运会各大场馆的风采,如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新都香城体育中心等。此外,“蓉宝”也会打卡9座城市的地标建筑,来一场生动有趣的“大运悦读快闪长廊”活动,邀请当地市民长廊中对着成都地标建筑隔空喊话,喊出对成都的向往和对大运会的加油和支持。
2.与港澳台之间的交流互动
2023年4月,由四川省委统战部主办的“遇见大运·品味天府”港澳台青年探秘熊猫之旅在成都正式启动,50余位港澳台青年齐聚一堂,开启与“天府之国”为期一周的“约会”。以熊猫为线索的主题活动是向港澳台青年宣传成都、宣传四川,链接港澳台青年与成都、与四川、与国家的纽带。
(三)促进海内外的文化交流
成都为促进海内外城市、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而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学术交流活动、文旅体验活动、音乐交流活动以及赛事活动等几大类。
1.学术交流
FISU世界学术大会以“大学体育:相拥多彩世界”为主题展开。大会组委会邀请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大体联等国际权威组织代表,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奥运冠军等嘉宾作大会主旨报告,分享当时顶尖、活跃、前沿的学术资源,促进大学体育科学研究的融合与创新。
2.音乐交流
音乐是大型体育赛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2020年11月16日成都启动大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历时两年多时间,得到了音乐、教育、医疗、公安等海内外各行业创作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共征集到2700余首优秀原创歌曲。为了推广大运歌曲,成都还举行了一系列大运歌曲传唱活动。2023年4月至5月,为配合大运歌曲的推出,成都大运会执行委员会策划组织了以“青春有约 唱响大运”为主题的大运青春歌会进高校系列活动。相继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20余所海内外顶尖高校,共同传唱成都大运会歌曲,吸引全球青年大学生参与。希望用音乐这一跨越国界的语言,积极向世界讲好大运故事。
3.文旅交流
为促进世界青年大学生交流,成都为大运会精心准备了一份“文化套餐”,希望带给每一个参加大运会的国内外客人美好的文化体验,留下美好记忆。“文化套餐”包括16个文化展示交流点位、20余项重点的展演展示展览活动、11条城市文化体验观光线路、5条免费城市文化体验线路,以及6条付费定制的文化体验线路。
4.赛事交流
借举办大运会之机,成都市政府积极争取更多赛事在成都举办,每一项体育赛事都是一次对外交流的重要契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成都市接连完成了2022年世乒赛、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国际顶级赛事的申办工作,成功举办了国际高级别体育赛事67项、全国性赛事100余项,同步培育出“一带一路”“天府绿道”“熊猫杯”“天府龙泉山”四大自主品牌赛事,成都体育赛事国际传播指数跃居全国第二。2022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商业活动730余项,成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测评全国第一,在“最具运动活力城市榜单”中排名第一。
(一)打造体育旅游赛事初具效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二)周期性赛事缺乏,赛事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赛事的审美和娱乐功能未充分发掘。
(四)着力发掘体育旅游的后劲不足
四、利用体育赛事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
如何利用体育赛事举办的契机,扬长避短,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是决定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打通人才交流壁垒,加强体育赛事融合发展人才培养
(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局面
(五)加强宣传营销力度,使体育赛事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陈志明.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技导报.2008(32).[2]肖锋,姚颂平,沈建.举办国际体育大赛对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之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
[3]周成,体育赛事旅游的经济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卷第4期:46-48.[4]唐东方,张建武.大型运动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体育科学,2002,22(5):49-52.
[5武胜奇.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提升路径选择,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6]陈峰.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效应,体育与科学,2011(04).
[7]王稳,裴志伟. 媒体宣传与体育赛事市场营销研究[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9):24-28.
[8]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大型赛事促进主办城市文明发展的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2023.
[9]梅凤喜,边永强,周华.谈谈体育事业的经济功能[J].商场现代化,2006,(26):250.
[10]鲁长芬,陈琦.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新时期体育功能[J].体育学刊,2007,(03):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