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来万盛吧—— 看前世今生 品人间烟火
万盛博物馆
万盛博物馆:“创”出文博发展新画卷
近日,西城大道414号,万盛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这一天,市级专家驻足万盛博物馆展厅,在游客中心前停留,为博物馆建设发展打分。经专家现场评审,该馆在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分别达到国家AAA级景区标准。
万盛博物馆常设展厅面积近4500平方米,融合人工智能、智慧旅游、虚拟技术等科技,形成了以亦动亦静的山川风物·地质奇观展区、巴僚开疆·溱州烟云展区、乡贤先烈·光耀桑梓展区、文化溢彩·泽润古今展区、乌金之乡·煤都圣火展区、军工岁月·铿锵盾牌展区、转型发展·蝶变之城展区和规划展览馆文博互动体验区域的7+1展厅格局。馆内展陈共计1313件,其中,三级文物7件、一般文物84件、未定级文物60件、一般藏品1162件,是集中展现万盛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宣传的城市窗口。
今年2月13日,重庆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万盛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此次成功创建,相关部门进行了哪些积极探索?下一步工作将如何开展?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悠久的建置史实、悠长的人文脉络、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历史绵长、人文荟萃,是不可复制的“城市名片”。每天,万盛博物馆都会迎来八方游客,在这里,读懂过去的盛城,在这里,遇见盛城的美好。
自开馆以来,万盛博物馆在区文化旅游局的大力指导帮助下,聚焦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展览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
以文化为抓手,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持续聚人气、树品牌、提形象,成为我区推进博物馆国家AAA级景区创建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万盛博物馆“乌金之乡 煤都圣火”展区
——聚焦万盛发展历程,先后举办《星火燎原——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万盛煤炭发展专题展》《壮哉、大三线——万盛“三线”建设历史展览》等主题活动。
——聚焦非遗文化传承,先后举办“五彩纸鸢、放飞童年风筝彩绘”社教体验活动、“蜡笔绘祝福、童心永向党”端午民俗和传统蜡染工艺体验活动。
——聚焦文化创新发展,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万盛历史文化元素等内容,先后推出《灵飞经》折扇、重庆历史名人刘子如手绘《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卷轴、台灯、丝巾等20余种极具万盛文博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与此同时,提档升级数字文博,构建一体化云上服务体系,推出全场景VR虚拟360度展厅、语音导览、视频导览,实现“指尖”逛展,助力文化遗产“活起来”。
在完善配套设施方面,按照创建标准,进一步优化游客中心,加快标准化建设、升级导视导览系统,完善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同时,通过专家教学、在岗实训等形式,提升服务人员综合能力。
万盛博物馆馆长张华表示,创建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将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身,积极创建国家等级博物馆,持续促进旅游公共服务提升、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服务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文旅融合,进一步让万盛“城市会客厅”更具人文范、书香味、烟火气,为万盛旅游“第三次创业”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万盛老街入口
万盛老街:老景区焕发新风采
晨曦笼罩的万盛老街,市民或慢跑、或闲聊散步,尽情享受清新的空气;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灯饰、琳琅满目的美食,让过往的游客流连忘返。
万盛老街又名“万盛场”,位于万盛城市核心区,起始于清咸丰元年,于19世纪中叶繁荣兴盛,是万盛最早的商业聚集地和历史文化发源地。2016年,万盛老街实施旧房改造,建成后的老街最大限度保留原貌,以一条历史文化景观轴将老街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形成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城区文旅商业综合体。
近日,万盛老街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万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为万盛文旅事业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能。
市民穿汉服游老街
去年,区文化旅游局会同万盛街道、区开投公司等单位,坚持“挂图作战靠前指挥、打表推进精准落实”,务实担当,主动作为,全面吹响年内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冲锋号角。自此,万盛老街进入了求新求变的发展道路,开启了万盛文旅发展新篇章。
配套齐全的游客服务中心、规范统一的标识系统、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让老景区焕发了新风采。市民说:“老街变了!”游客说:“老街美了!”
万盛老街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创建以来,万盛老街先后完成了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拓展了智慧旅游功能,增加了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完善了导视导览系统,景区在游览、设施、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整个景区焕然一新。同时,万盛街道积极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整治景区周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标识标牌,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除了“硬件”的完善,万盛老街更是在“软件”上下足了功夫。进一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整合“溱州文化”“戏曲文化”“孝善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引入金桥吹打、红苗歌舞、后坝狮舞及川剧等非遗节目表演,以文化赋能旅游;在活动方面,以节为媒,“首届巴渝非遗英雄会暨万盛经开区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元宵喜乐会”等一场场节会接踵而至,为老街注入了全新活力。去年以来,景区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对员工的服务流程、礼貌礼仪进行培训,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为我区目前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盛老街将在相关单位配合下,对景区进行再升级,持续增强景区知名度、吸引力。
优化产业布局。持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吸引非遗(巴渝棕编、金桥吹打、李氏面塑)、传统美食(麒麟坝蹄花、关坝米粉、火烧糯米酒)等文化企业入驻老街开新店、建分店,切实增加景区体验性、参与性、多样性、新颖性、带动性。
丰富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整理记录万盛地理、人文、旅游等发展变迁的老物件、老照片,建设老街记忆博物馆,切实留住乡愁、传承文化。
办好节会活动。推动传统经营业态与民俗特色相结合,常态化举办老街特色节会,积极承办全市“年货节”、渝南黔北“山货节”等品牌活动,持续提升老街人气。
发展夜间经济。依托老街夜间景观环境,融合地方文化符号、生活氛围和商业业态,聚力发展“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六大业态,打造美食街、夜市等网红打卡地,建设夜间消费集聚区。
(兰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