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全域旅游

本土文化元素为万盛旅游添彩

日期:2019-07-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19-07-15

万盛具有丰富的溱州历史文化、孝善文化、红苗文化、矿山文化、“三线”文化、运动健康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近年来,我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符号,丰富旅游内涵,加快“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步伐。

在万盛石林景区,无论是古朴、素净的苗王殿,还是深情、动人的苗族爱情情景剧《最后的夜郎王》,或是连续举办21届的万盛苗族踩山会,都深深地打上了万盛文化的烙印。在距离万盛石林景区不远的青年镇更古苗湾,不少游客都见过这里的苗家儿女载歌载舞的演出。优美的身姿、独特的编舞、华丽的民族服饰……表演者将苗族原生态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土灶柴火烧、石磨推豆花、制香囊、赏荷、捉鱼,在金桥镇,尚古村落景区以“体验农耕·记住乡愁”为主题,打造了“梦里乡愁”农耕文化长廊、农耕文化展览馆、农耕体验梯田等农耕体验区,完整再现了万盛乡土诗意田园。景区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内,还藏有农耕器具、生活用具、民俗文化传承道具等,让游客充分感受万盛的乡村气息……

“本土文化符号注入万盛全域旅游,既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发展,又促进了旅游的提质升级。”区旅发委主任杨学明表示,在全域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我区更需要苦练“内功”,继续挖掘本土文化符号,丰富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多层次、多功能、结构优化、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跨界融合,形成具有万盛地方文化内涵的新经济增长极,全面提升万盛旅游品质。

具体来说,一是要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培育产业链,推动更多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溱州历史文化、红苗文化,提升《最后的夜郎王》文化演艺水平。二是围绕矿山文化、三线文化、运动健康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火电、工矿、风电等科普教育旅游精品。启动南桐电厂中国火电工业博览园、东林新工区工矿文化创意街等文旅项目,培育打造梦幻奥陶纪文化演艺活动,加快推进南天门风雪世界项目建设。三是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推进影视、文创等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刘文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