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把握生态资源 生动实践“点绿成金”
天蓝水碧青山湖 曹永龙 摄
幽深秀丽黑山谷(资料图)
惊险悬崖荡秋千 曹永龙 摄
九锅日出揽胜景(资料图)
五和梨花醉游人(资料图)
青山碧水金沙滩 曹永龙 摄
5月28日,市委书记陈敏尔来区调研时指出,万盛要认清把握生态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更多的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旅游兴。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源泉,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和支持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会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旅游业,作为万盛转型发展的重大方向、重要支撑和战略选择。万盛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万盛背靠大娄山,地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形成了区域内大山、大谷、大景交错共存的景象,山、水、泉、林、洞一应俱全,集雄、奇、险于一体,有“西南动植物基因宝库”黑山谷、“中国最古老的石林”龙鳞石海、“山城绿珠”九锅箐森林公园、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丰富。
“生态兴则旅游兴,生态衰则旅游衰。”区环保局副局长邓红说,只有守好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区在保护生态上狠下功夫:巩固森林工程建设成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划定生态红线;结合实际完成黑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以黑山、青年、青山湖3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以城乡绿化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南关青”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打造有机、生态、观光、休闲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及时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等环保专项行动,解决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构建区域“斑廊基”网络化生态空间格局,将全域重要生态空间要素概括为山、水、田园三大基本生态要素,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区域城镇发展和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对已确定的生态要素进行核对校正,确保所选要素覆盖全区所有生态用地,实现对区域生态空间的全覆盖。
得益于此,我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4.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5%,人均绿地面积达13.11平方米,城市人居环境和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万盛旅游升级版逐渐成形
2018年3月10日,“2018重庆第一泡,万盛茶飘香”活动在龙鳞石海景区举行,4000名游客齐聚石林,在青翠的茶山上采摘春茶,享受自驾采茶游这一周末新玩法。
区旅发委主任杨学明介绍,这次采茶活动是我区发展复合型旅游的一种尝试。“抓住我区原产有机茶绿色健康这一特性,尝试与采茶制茶、茶艺表演、初茶竞买等一系列群众参与性强、体验度高的现场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融合,将以往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升级为体验式旅游,带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
在万盛的全域旅游发展中,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算是一朵“奇葩”。
该项目投资主体是我区招商引进的一家民营企业。在发展方式上,该项目坚持生态优先,以自然风光为背景,开发出“天空悬廊”等系列高空项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长的悬挑空中玻璃走廊”。今年上半年,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共计接待游客71万人次,最高日接待量达1.3万人次。
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的成功,得益于其始终重视区域规划,强化美景与体验项目相结合的功能定位。
杨学明说,近年来,我区始终突出旅游产业这个“龙头”,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在抓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地区转型升级。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加快乡村旅游由单一的农家乐体验向乡村旅游全域发展的模式升级,提升青山湖、尚古村落、百花谷、五和梨园等景区景点,打造田园综合体;加强食用菌、猕猴桃、方竹笋、茶叶等农产品开发,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加快建设丛林、石林特色小镇,启动青年、金桥、关坝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观光农业、家庭农场和现代农庄,提升农家乐品质,大力发展民宿、露营、帐篷等特色个性化住宿业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镇、运动休闲小镇及全域旅游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等创建活动,构建区、镇、村三级旅游目的地体系。
此外,我区还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深化“1+3+N”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改革,督查旅游市场整治、旅游安全维护、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完善旅游投诉联合处理机制,共同整治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为游客提供更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杨学明介绍,随着我区旅游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旅游产业链的持续延伸,万盛全域旅游升级版正逐渐成形。
2015年以来,全区共接待游客4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18亿元。万盛的绿水青山客似云来,丰富的生态资源正逐步转化为生态资产,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做大做强五大旅游业态
“面对‘旅游热’,我们更要有‘冷思考’。”杨学明说,万盛的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产业规模和效益、产品结构和特色、基础配套和服务、旅游发展的共识和氛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要想万盛全域旅游升级版全面成形,必须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高质量、高品质、有内涵、服务好的发展新路。
“我们将牢牢把握打造万盛全域旅游升级版这一特色定位,坚持绿色优先、生态发展。”杨学明说,重点是打好“山水”“体育”“乡村”“人文”“城市”五张牌。
打好“山水牌”,夯实绿色生态、山水天成的资源本底和生态基础,做强生态旅游;依托黑山谷、九锅箐、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百花谷等生态景区,做好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和生物群落保护力度,提档升级景区基础设施改造。
打好“体育牌”,打造体育旅游综合体,确保体育旅游始终是全国、全市的一张名片;充分利用青年汇巅峰乐园、南天门冰雪世界、鲤鱼河漂流、板辽湖水上乐园、奥林匹克公园、等你户外运动中心、千里健身绿道等体育旅游景区景点及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凉风国际塘钓积分赛、WBO职业拳击系列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等体育旅游赛事,提升万盛知名度;建设全项目轮滑赛训基地,承办国家级或世界级轮滑训练和比赛,吸引更多人来万盛参赛、观光、旅游。
打好“乡村牌”,持续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和景观打造,确保镇镇有景区、村村有特色、处处有耍事;将建设标准化的5星级酒店、修建200家以上独具风情和特色的民宿群落,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以丛林菌谷的蘑菇种植、凉风“梦乡村”的塘钓、五和梨园赏梨花等为载体,升级改造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量化优化景区景点。
打好“人文牌”,充分挖掘万盛的历史人文资源,强化地质、矿山、三线、老街、古镇等历史文化景区打造,丰富景区故事;重点利用好国营晋林机械厂旧址、“记忆157”等,丰富万盛旅游的人文内涵。
打造“城市牌”,在城市中,修建集购票、餐饮、住宿、购物、交通于一体的全区集散中心,围绕奥特莱斯、奥林匹克公园、智慧城市建设等,升级城市发展,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条件。
不断提升景区综合能力
“游客寻求刺激、新鲜。我们只有不断升级景区项目和服务,更加符合市场‘胃口’,常新才能常在。”重庆奥陶纪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丹表示,下一步,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将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民俗特色酒店、特色风情商业街、露营基地等,力争满足接待2.5万名/日以上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新建大摆锤、跳楼机等八大高空项目以及若干小项目,将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打造成为全球高空体验式乐园旗舰项目;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加大4A级景区建设力度,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力争在3—5年将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打造成为中国十大“网红”景区。
除了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我区5A级景区黑山谷·龙鳞石海亦结合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综合能力。
“‘点绿成金’就是要把握好平衡点,尊重自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谋划发展,充分结合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特征,拓宽发展空间,优化发展格局,厚植发展优势。” 重庆黑山谷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昆表示,该公司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价值观,着力引导绿色新风尚。具体而言,将继续深化“小厕所、高配置、大服务”的理念,改善厕所容量小、卫生条件差、功能布局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景区“厕所革命”建设;把好项目引进和建设关,因地制宜,杜绝大开大挖;继续开展珍稀动植物保护工作,着力完善和健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监测体系;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推进水源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加强水源保护,保持水质清澈,确保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把好产品开发关,将本土最原始的文化风俗植入产品中,将万盛民俗文化与万盛风光有机融合,让游客在欣赏优美风景的同时,领略万盛的风土人情。
(解维坪 刘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