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全域旅游

万盛:火爆!凉风“梦乡村”开园首日迎客3.5万

日期:2017-03-1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17-03-13

3月11日,没有盛大的开园仪式,关坝凉风微企“梦乡村”在低调中悄然开园。据区旅发委大数据统计显示,开园首日迎来3.5万名游客游览,盛况空前,人气爆棚。

昔日贫困村打造为微企“梦乡村”

凉风村有耕地面积1500余亩,是纯农业村,山多耕地少,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2015年凉风村总人口467户171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79户,贫困村民236人,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3.7%。

2016年6月,市工商局将凉风村确定为全市首个精准扶贫微企“梦乡村”,规划面积8.99平方公里,核心面积1.39平方公里,整村地形呈“U”字形,共计建设27个子项目,建设有入口鱼雕塑、追梦迷宫、生态鱼塘、童心鱼趣、“飞鸟与鱼”婚纱拍摄基地等景点景观。

经过短短8个多月的建设,一个曾经落后的国家级贫困村,摇身蝶变为万盛经开区精准扶贫、全域旅游、全民健身及微企创业就业的典型。

自“梦乡村”建设以来,该村已建成生态鱼池600亩、花果2000亩,已创办微企161户,其中餐饮行业104户,种植养殖业48户,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其他行业9户。161户中,下岗煤矿工人及其配偶申办微企41户,返乡农民工创业56户,失业人员创业61户,高校毕业生创业3户,初步实现了以产业发展增强村民脱贫造血机能,以微企发展实现村民就近创业、就近就业的目标,凉风“梦乡村”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3.5万游客争相追捧“梦乡村”

3月11日上午9时,记者看到,过去一路顺畅的万关公路居然一路小堵。到距离“子母鱼”雕塑还有一两公里时,几十辆自驾车已经堵成了长龙。经区交巡警支队民警和区交通局运管所工作人员上路指挥,交通才得以顺畅。

从“子母鱼”雕塑到“人和鱼乐”雕塑绵延近3.5公里的路段,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摩肩接踵。有的背着孩子,有的扶着老人,有的三五成群,一边欣赏凉风美景和远观钓鱼比赛,一边留下靓影。

家住城区、84岁的封孝英婆婆在女儿的搀扶下,蹒跚向前,但一脸幸福。她的女儿告诉记者:“担心到凉风的人多,我们早上7点钟就坐一元公交出门了,但没想到坐车的人也很多。”看到打造一新的凉风美景,她们觉得早起也值了。

来自江津的游客严女士告诉记者,从网上得知凉风开园的消息后,她和朋友一行10多人周五就从江津赶到綦江住了一晚,周六一早又从綦江开车赶到关坝凉风。“的确打造得很漂亮!”严女士赞叹道,感觉不虚此行。

同样来自江津的游客刘小锋一边远眺钓鱼比赛,一边向记者感叹:“过去只在电视上看过钓鱼比赛,这回算开了眼界!与钓鱼比赛选手专业的钓鱼工具相比,我们的好寒碜!”

据区旅发委大数据统计显示,凉风“梦乡村”开园首日迎来3.5万名游客游览。

凉风村民争相赚大钱

记者一路采访,发现稍微像样点的农家乐都人满为患,有商业头脑的村民还摆起了临时副食摊。

在“平聚农庄”,偌大的院坝已一溜儿摆了十多张大圆桌,厨房外临时搭建的炉灶边,几名服务人员正忙得不亦乐乎。老板娘李红满是喜悦:“嘿高兴,嘿高兴!我们凉风村从来没有像这样闹热过!今天中午游客已经预订了10桌,280元一桌包席。人手不够,我把亲戚、同学都请来帮忙了!”

李红告诉记者,她和老公都是凉风村民,过去都在福耀重庆配件公司打工。2015年,两口子拿出所有积蓄,修建了新房,准备开农家乐。但过去到村里的公路未修好,生意并不是太好。 “如今凉风‘梦乡村’开园,给我们经营农家乐带来了好时机!”李红说,家里10年前就修建了鱼塘,现在两口子干脆双双辞职,专心经营农家乐。

面对记者的采访,正在距离家门口不远的路口卖糯包谷的凉风村民犹明芬笑得合不拢嘴,她面前锑锅里的糯包谷已经卖掉了一大半。她说,当天凌晨4点多钟,她就起床,煮了200多个包谷,卖5块钱一个。在她身后,其15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正在临时搭建的副食摊前招徕顾客。

犹明芬告诉记者,她家有六口人,除了一双儿女,还有丈夫七十多岁的父母,全家仅靠其丈夫在重庆一家印刷厂当搬运工的收入维持生计,家里属于低收入家庭。“我们家离街上太远了,过去也没有人到村里来耍!家里原来种的糯包谷除了自己吃,剩下的就拿来喂猪,从来都没有背到市场上去卖过。”犹明芬说。看到凉风“梦乡村”开园,她赶紧拿出冰箱里储存的糯包谷煮来卖,给孩子们找点零用钱。头一天,她还专门去批发了一些副食,准备用于开园当天卖。

犹明芬还说,她以前担心自家不在公路边,开农家乐不占优势,但看到火爆的开园情形,她已决定把自家收拾出来,也开一家农家乐,减轻丈夫的负担。

在自家大门一侧,用一张凳子搭起副食摊,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小姑娘犹裕系着围裙,像个小老板似的兜售着矿泉水等物品。她手里攥着满满一把零钞。“到现在,我们已经卖了两件矿泉水了!”犹裕身旁的小伙伴代她回答。犹裕说,她的父母平常都在外打工。看到凉风“梦乡村”开园,她的爸爸专门赶回家帮忙打理家中的副食店。

搭凉风“梦乡村”开园“顺风车”的还有关坝场镇上的居民。在场镇上开超市的犹雪梅租了凉风一村民的院坝,摆起了比其他村民规模稍大的副食摊。“卖得还可以!”她喜滋滋地回答记者。

关坝镇光明村的村主任曾凡刚与村书记分别带领13名村民在凉风村担任志愿者,负责疏导游客、捡拾垃圾。看到凉风村开园的火爆场景,曾凡刚向记者直言:“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区里正在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我们光明村有特色农产品血橙、21世纪桃等,我们要争取解放村民的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发展观光农业,争取像凉风村这样打造,迎头赶上!”

(陈亚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