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运动需掌握三法则
冬季,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了全民健身活动中。万盛沃奇健身俱乐部教练傅成说,运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负荷强度,那可能无效;但如果强度过大、负荷过高,就可能危害健康,甚至酿成意外。如何保证适当的锻炼强度,既达到效果又不至于带来危险?傅成表示掌握以下三个法则即可:
法则1
最大心率跟着年龄走
傅成表示,在运动中健康人的最大心率每分钟应在220次以下。例如一个30岁、身体健康的人,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能超过190次/分。而运动时的心率在最大心率的60%—70%,运动效果就不错。
“但如果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那么最大心率就要先打上一个折扣,一般在80%—85%。年轻人可以打八五折,年龄较大的人就得打八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确认自己运动时的心率标准,才更加安全。”傅成说。
法则2
BORG指数确认累不累
运动时有一个专门的量表,叫做BORG量表或BORG指数。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或一些基础病的人来说,BORG指数一般在9—11分之间会比较理想。如果有其他一些慢性疾病,那么用BORG指数来确定运动强度也很有效。不过,这个指数建议去医院由医生进行量表评估。
法则3
“边练边说”有助自我判断
如果你一边运动,一边能和人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那么你的运动基本适量;如果你觉得就算让你开口唱都没问题,那么你的运动量就太低了;如果一句话都得分几次来说,不然气就喘不上来,那么这个运动量起码对目前的你来说,太重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则高于一切。就是如果当事人本身有非常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病情近期波动大、在急性发作期或处于大发作后的康复期,那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绝对静养,或根据运动处方运动。
(曾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