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全民健身

万盛:文明融进来  幸福“舞”出来

日期:2019-11-0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19-11-07

广场舞成为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

广场舞成为最受我区群众欢迎的运动之一

游客在黑山谷旅游度假区跳广场舞

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从公园广场到小区院坝,伴随着动感的节奏、轻松的旋律,广场舞爱好者们翩翩起舞,成为我区一道活力四射的风景。

广场舞凭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单易学等特点,已迅速“蔓延”万盛城乡,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生活的主旋律。然而,庞大的广场舞参与人群提高了对设施、场地、组织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对周围居民造成了一定困扰。如何推动广场舞向着规范和良性方向发展,逐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广场舞参与者主动协调、自我管理,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对广场舞的接纳和理解。同时,我区相关部门积极提供服务、搭建平台、组织比赛,使健身广场舞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协商互谅 化解扰民问题

曾经,广场舞扰民问题饱受诟病。

其实,广场舞矛盾产生的根源并非广场舞本身,而是相关“规矩”没有理顺理好,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与包容。

为了得到市民的理解和体谅,不少广场舞队都在力所能及地改变。南桐镇八〇一社区的居民张小利和她的队友们就是其中之一。

“有了广场舞,确实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退休生活,但是我们也晓得,确实存在一些影响别人的情况。”今年50岁的张小利是一名资深广场舞爱好者,退休后,便一直活跃在“舞坛”。在她和朋友带领和组织下,张小利所在的坝坝舞队人数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庞大。张小利告诉万盛融媒体中心记者,他们一直都在采取措施,在健身的同时,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比如,将跳广场舞的时间提前,坚决在晚上8点前结束,尽量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不仅仅如此,这些年来,张小利和队友们先后利用过休闲广场、小区空地等地方跳舞,地点的选择尽可能远离住宅区。同时,跳舞之前,他们会事先和附近居民约定跳舞时间、音量大小,尽量得到大家理解。

现在,广场舞这项全民健身运动逐渐普及,得到了政府、群众的支持,广场舞爱好者们有了更广阔的舞台。“现在社会各界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健身需求,我们大家都决心要将文明进行到底,跳出新风尚。”张小利说,在广场舞队伍壮大的过程中,大家的健身主动性和自我管理的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主动管理 提倡文明健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运动健身、文化娱乐的需求逐步提升,生活在农村的群众也不例外。

石林镇两河村村民成兰对此有着强烈的感受。她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精神文化活动相对缺乏。以前,人们开展文体活动没场地,也没有专业的指导。“我们跳广场舞只能在家门口跳,动作也施展不开。”成兰说。

如今,成兰口中的那个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两年前,石林镇红苗风情小镇打造完成,新建了休闲文化广场,广场舞爱好者们有了宽敞开阔的场地。

“广场舞是一项很接地气的运动,所以我们的管理办法也要接地气。”石林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杜华鲜认为,广场舞本身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运动,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一定会成为家庭和睦、社区和美、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为此,石林镇首先了解广场舞爱好者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广场舞健身活动场地供给;其次在日常的健身指导中,融入文明健身理念宣传,进一步规范广场舞活动,引导广场舞爱好者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增进广场舞团队之间相互理解;第三,加强广场舞队伍建设,举办群众性广场舞大赛,创新广场舞形式,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

从推广到办赛,将广场舞从自娱自乐纳入规范管理,群众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兴趣更浓厚了。

不限于石林镇,科学健身方法、运动文明礼仪、健身新风尚是全区各镇街、各部门积极普及的重点内容。举办广场舞大赛、组织广场舞培训班、开放广场舞场地、发布文明健身倡议、宣传文明理念……一连串“组合拳”下来,我区广场舞运动得到有效的规范管理,争夺场地、噪声扰民等问题得到缓解,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通过有效的引导,防扰民意识成了广场舞行列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多数广场舞队能够做到声调小、不扰民,与市民和谐相处,共同协商解决出现的问题。

如今,我区广场舞的健康普及,是全民健身的生动实践,也是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一个个跳动的矫健身影,正是万盛市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张玉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