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跑步,你要注意什么
秋高气爽,最适合跑步运动。但是,对于经常跑步的人来说,跑步其实也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如果长时间使用错误的方法跑步,不但效果差,身体也更容易受到损伤。
案例:市民发生运动性昏厥
市民陈先生跑步昏倒在地十分钟,幸好晨练的市民发现后,及时救治,才让陈先生“死里逃生”。
陈先生回忆说,早上6时30分起床,洗漱完毕后,他即刻以中等速度跑步(约8分钟1500米),跑到1000米时加速跑,大约跑到1200米时,感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冒汗,继而眼黑失去知觉倒在地上,一会即清醒。起来又走了一段路(约50米),又出现头昏冒汗,眼黑,又失去知觉倒在地上,无呕吐无便意。
原来,这一现象称为运动性昏厥。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氧债不断积累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发生一时性知觉丧失。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流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昏厥状态。跑后如立即停止不动亦可出现“重力休克”现象。
建议:跑步要遵守3个原则
“跑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运动,一开始不能操之过急。”万盛跑团团长王骞说,运动量要适度,并且慢跑前后的热身、拉伸工作要做好。人的身体对运动是有一个适应过程,跑步也是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王骞说,刚开始跑的时候可以从慢跑开始,然后再逐渐增加速度和时间。有的人一开始跑步就恨不得跑个马拉松,这样是不对的。会让自己过度的劳累,同时还打击跑步的积极性。
同时,合理的安排跑步的频率。也许有人会说,跑步当然是要天天跑才有效果。其实不然,在长时间的锻炼后身体如果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是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这样锻炼的效果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刚开始跑步,可以试着一个星期跑大概三次,一次跑20分钟左右。到后面身体习惯适应了之后,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跑步时间和强度。但是一周跑五次左右就已经足够了。
此外,跑步不要一直采取一种速度跑,不要一直在一种地形上跑。一开始,试着在散步和慢跑间转换。当耐力提高后,可以交替进行慢跑和中跑。运动过程中需要穿合适的鞋子、衣服,跑步过程中尽量不饮水,即使饮水只要注意少量、小口慢喝即可,可以起到滋润口腔、咽喉、补水。
(刘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