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跑,“70后”女工变身马拉松达人
跑跑跑,“70后”女工变身马拉松达人
每个周日的清晨六时许,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工作了一周的人们,正在被窝里安然地享受着惬意时光。而在区文体中心体育场里,有几个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们在日出东方的映衬下,显得愈发活力四射。
原来,这是万盛跑团的跑友在练习跑步,备战即将在贵州“开战”的马拉松比赛。赛道上,一个身穿桃红色运动装、冲在前列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便是“70后”马拉松达人刘秀梅。
用两年时间
变成一名马拉松达人
今年46岁的刘秀梅并不是一名专业运动员,只是我区一名平凡的工人。与生俱来的“运动基因”让刘秀梅爱好运动,她总喜欢通过运动来度过闲散时光。
“大概在两年前,我看到万盛跑团的跑友穿着统一服装、迈着有力的步伐,在文体中心体育场的赛道上奔跑,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觉得他们向前奔跑的身影真酷!”看到跑步爱好者们英姿飒爽的身影,刘秀梅对这个团体心生向往,并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万盛跑团。
这个由众多跑友组成的跑团给了刘秀梅一份家以外的归属感。“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跑步,让运动不再是一件单打独斗的事儿,更让每一次征程都变得趣味十足。”刘秀梅说。
每周,刘秀梅都会准时参加跑团组织的专业训练。每天,她也会利用空闲时间练习跑步。日积月累,这个曾经对跑步一无所知的运动爱好者学习到了科学的跑步姿势,获得了颇丰的跑步经验,也拥有了全新的跑步观:“跑步不能盲目比速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频率,跑赢昨天的自己就是一种进步!”
慢慢地,刘秀梅的跑步之旅,逐渐从5公里,加长到10公里、20公里,现在,一口气跑完42公里的全程马拉松也不在话下。
用坚持不懈
跑完每场全程马拉松
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时的情形,刘秀梅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在2017年7月的贵阳,一心想超越自己的刘秀梅毅然报名参加了全程马拉松比赛。
42公里的赛程对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刘秀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开始没想到全程马拉松跑下来那么辛苦,跑到后半程的时候,心脏就像炸开了一样,汗如雨下,感觉呼吸不上来,大脑一片空白。”面对身体发出“停下来”的信号,刘秀梅迅速调整状态,并对身体状况进行判断,认为可以继续往前跑后,她一直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我可以!我能行!就算放慢脚步,也不能停下来。”
“一旦停下来,就会产生惰性,就不能再跑了。”那一次,刘秀梅用4小时3分钟完成了比赛。尽管没拿到名次,但跑完之后她的内心却无比满足与畅快。
此后,周边区县、省市哪里举行马拉松比赛,刘秀梅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两年多时间里,她频繁到重庆各区县、贵州、四川等地参加比赛,成绩越来越好,步伐也越来越坚定。
在去年綦江举行的越野跑比赛中,刘秀梅用1小时56分09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第1名;在今年三月举行的重庆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刘秀梅用3小时35分钟跑完全程,获得第25名……
“你有多久没看到日出了?”刘秀梅笑着问万盛日报记者,她说,自从开始备战贵州马拉松以来,她常常是早上5点就开始全马拉练,有时跑赛道,有时也跑方家山、黑山、黄高山等山坡。待刘秀梅跑到山顶时,正逢日出,朝阳从云层中磅礴而出。
“山顶的日出很美,很震撼,有机会你也可以去看看。”刘秀梅看向记者说道。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