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全民健身

万盛击剑 剑已出鞘

日期:2019-05-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19-05-15

教学现场

有人说,它是格斗中的芭蕾;有人说,它是剑尖上的舞蹈。它就是击剑运动。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电视屏幕认识了传奇的佐罗,他那潇洒帅气的击剑动作让人过目难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起源于欧洲的“贵族”运动开始走到普罗大众身边,如今,万盛也有了一家击剑俱乐部——重庆艾晖击剑俱乐部万盛馆(以下简称“艾晖击剑”),它的存在让人们爱上并亲近击剑。

“快意恩仇”剑影间

今年,艾晖击剑有点“火”。3月2日,在金鹰卡通卫视播出的节目《运动不一样》中,艾晖击剑的小学员张宝月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花剑男子个人冠军雷声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决。特别是当对决进行到最后阶段,张宝月在混乱中刺中雷声得分,更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呼精彩。

虽然只是节目中的娱乐,但年仅12岁的张宝月还是充分展现了击剑的魅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击剑运动,近日,万盛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嗨摩尔运动商城的艾晖击剑一探究竟。

当天正值星期六,是青少年学员集中培训的日子。只见偌大的剑馆内,平行的三条剑道依次排开,教练毛天彦正在指导学员一遍遍练习弓步或冲刺之类的基本动作。他“眼观六路”,一边观察学员的动作,一边纠正其中的不规范。

在活动开筋骨,练习了击剑的步伐、出剑、躲避等一系列动作后,大家逐渐找到了感觉。此时,学员已按捺不住,纷纷邀约伙伴切磋起来。

换装后的学员手持闪亮长剑,身着雪白剑服,头戴威武面具,英俊中透着自信,神秘中带着潇洒。“开始!”随着教练一声令下,学员持剑走上剑道,对战一触即发!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对战术有着高要求的重剑在馆内上演,剑影飞舞,步伐灵动,还不时伴有铿锵之声。

在记者这个外行人眼中,比赛看上去十分激烈,却不知胜负如何判断。站在一旁的毛天彦热情地指点迷津,他说,实战过程中,击剑服上的一根导线会连接电动裁判器,看裁判器上的亮灯就知道哪方先击中,以及落点是否有效。

仔细观看几回合后,记者发现了不少有趣之处:有时一方急功近利,连连进攻却落败,原来是对手以守为攻、欲擒故纵;有时双方同时击中,争论起“击中优先权”到底在谁手中,为胜负属谁争执不下。

场上拼输赢,脱下护面后,一切“快意恩仇”顷刻间烟消云散。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小剑客们的豪爽快意可见一斑。

铸剑育人载未来

艾晖击剑由重庆市体育局授权重庆击剑教练王正大和重庆击剑运动员谢晖发起成立。作为万盛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击剑俱乐部,它带着推广、促进重庆青少年击剑运动发展的使命而来。

自2018年1月落户万盛以来,艾晖击剑致力于助推万盛“体育+”融合发展,秉承“铸剑育人、承载未来”的理念,发现、培养、储备击剑人才,传播击剑文化,希望让更多的大众认识这项力量与智慧并存的运动。

就读于中盛小学的张宝月已经练习击剑一年有余,是最早加入艾晖击剑的学员之一。相比节目中的她,现实中的她显得更为沉稳。她说,一开始练习击剑的原因无非是锻炼身体,但她慢慢发现,通过练习击剑,自己竟然有了坚定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此,毛天彦也表示,除了健身外,击剑更为重要的是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很多人觉得击剑无非是比较文明的刺杀,很刺激,加上门槛不算高,学几次就能跟对手‘过招’。实际上,对于击剑运动而言,体力上的竞争只是表面,头脑的竞赛才是实质。”毛天彦说,击剑需要走一步、看两步,要声东击西、虚实结合,方能诱敌深入,这种智慧和体力相结合的“战术魔力”才是击剑最神奇的看点。

在平时的培训上,毛天彦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他说,击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在青少年阶段对力量和速度要求较低,这一阶段重在练基本功打好基础,要让学员有击剑的意识,了解击剑运动的内涵。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还不够,学员在比赛中还要有自己的创造性,要知道赛场上的每一剑怎么打是无法预判的,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毛天彦注重教孩子将智慧和体力相结合,以应对千变万化的赛场局势。

在毛天彦看来,竞技并不是一个体育项目的全部,体育还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如果可以在普罗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中培养击剑爱好者,让他们不仅喜欢上击剑运动继而热爱体育,而且养成终生受益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精神,这才是击剑最大的价值。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击剑运动中来,感受练习击剑给人带来的变化。”毛天彦表示,未来,艾晖击剑还将继续在击剑培训上潜心耕耘,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击剑得到体魄的锻炼、品格的塑造及潜能的发掘,使其成为健康、高尚、优雅、坚韧和睿智的一代,也为喜爱运动健身的人群带去纯正的击剑运动体验。

(牛  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