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享更欢乐
小朋友在黑山谷等你户外拓展基地参加夏令营活动(资料图)
“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在黑山谷景区举行(资料图)
市民在万盛石林参加定向赛(资料图)
板辽金沙滩上的体育运动(资料图)
2018万盛国际跑步节 王泸州 摄
朝阳初升,葱茏的万盛公园,美丽的孝子河畔,热闹的子如广场……处处流淌着运动健身风景;晚霞灿烂,告别忙碌的人们踩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挥舞羽毛球拍划出健康轨迹……享受运动健身带来的乐趣。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覆盖、突出重点推进体旅融合工作,围绕品牌景区建设体育旅游综合体,打造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旅游的带动作用,推动全民共建共享健康万盛,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不断增强。
活动更丰富,体旅融合“篮子”满
每天清晨,家住万盛街道松林社区的林阿姨都会和姐妹们相约来到子如广场,以跳健身舞的方式开启一天的健康生活。广场上,还有众多正在运动的人,有打太极拳的、竞走的、慢跑的……大家专注在自己的运动健身领域,忙得不亦乐乎。
除了子如广场,其实,在万盛的各个运动场所甚至是景区,像林阿姨一样积极参加各式健身活动的人还有很多。
为了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区每年都会举办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并开展全民健身季、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活动,做到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各镇街、单位围绕全民健身主题,广泛开展篮球、门球、马拉松、健美操、工间操等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积极推广科学的、新颖的全民健身项目。
此外,我区还广泛开展各类体旅融合活动,打造体旅融合新业态,促使旅游消费结构从低层次的观光需求到高层次的体验性休闲度假需求转型升级。
2018年11月17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美丽乡村动起来暨2018万盛国际跑步节在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肯尼亚等国家的选手活力开跑,在如画般的青山湖畔上演“速度与激情”;
2017年3月11日—12日,我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凉风“梦乡村杯”国际钓鱼比赛,吸引了来自俄罗斯、肯尼亚等国家的选手,以及全国各地的240余名垂钓高手参加;
2016年7月16日—17日,2016—2017年度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暨中国羽毛球协会积分赛在黑山谷运动中心拉开战幕;
……
众多高品质的运动赛事,为万盛聚足了人气,赚足了名气。如今,全民健身理念已渗透万盛肌理,在这块土地上,全民健身的践行者随处可见,全民健身的活动形式日益丰富多彩。
场所更多元,体旅融合“面子”亮
春天的板辽金沙滩,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中,孩子们手持风筝在沙滩上奔跑,大人们则在一旁玩着沙滩排球;
夏天的黑山旅游度假区,绿意与凉意在恣意流淌,八角小镇环线绿道上不断有跑步、散步的人群加入;
秋天的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色彩斑驳、湖水清澈,不时举办的跑步活动让这里变得更加热闹;
……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行本地居民和度假区居民不限次数免门票进入景区健身的“健身卡”制度,鼓励市民到黑山谷、万盛石林等景区健步走、登山等。同时,还实施“一元公交”,为群众到景区旅游健身提供更便捷的交通。
此外,我区还在黑山谷等景区建起了多个“健康小屋”,为游客提供体质监测和运动诊疗服务,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推广活动,探索推广慢性病运动干预、体质测试与健康体检相结合等体医结合工作模式。
除了旅游景区被赋予运动健身色彩,万盛城乡也随处可见运动健身的场所。
只要不下雨,家住万盛城区的市民李茂英会在晚上7点左右来到离家不远的中盛小学,简单热完身便开始沿着操场慢跑。在关坝全民健身中心,近几个月来坚持晨跑的赵红石说,早上跑步让他的身体更结实了,下午不犯困、不打盹,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全天的工作。
在城区,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并配置电子监控设备,在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又保障健身市民及学校安全。在镇街,到市民广场跳广场舞活动腰肢、使用健身器材伸展四肢,已成为不少群众晚饭后的“保留节目”。
数据显示,仅今年,我区已新建市级社区健身点7个,成功申报2019年市级社区健身点13个,向基层发放安装健身器材460件、室外乒乓球台25张。
消费更强劲,体旅融合“里子”实
今年8月4日,来自重庆主城的王文艺陪儿子前往黑山谷等你户外拓展基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户外拓展训练。
该基地位于黑山旅游度假区八角游客接待中心附近,占地近70亩,设有攀岩、射箭、迷你摩托车、皮划艇等多个项目,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黑山谷等你户外拓展基地是由重庆等你户外运动体育有限公司运营,它的健康发展,是我区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推动全区体旅融合发展的一个表现。而今,重庆等你户外运动体育有限公司已经初尝体旅融合带来的“甜头”,其经营的黑山谷户外拓展基地生意火爆,各项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位于我区西城大道的体育产业众创空间内,像重庆等你户外运动体育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40余家,它们的经营项目涵盖赛事运营、体能测评、户外拓展、运动健身、体育培训、房车露营、项目建设、体育用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对推动我区体旅融合发展、增强城市活力和经济动力起着明显的作用。
此外,我区还在景区景点内培育开发体育品牌赛事和体育健身项目,丰富旅游体验;布局建设体育旅游景区景点,设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体育旅游景点与经典景区串线,增加线路的吸引力。以连续举办三届的“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为例,该赛事以旅游景区冠名,采取周赛、复活赛、年度总决赛的形式,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运动员前来参赛,也吸引了各地游客来观赛、旅游,从而带动了消费、增加了收入。
如今,我区年游客接待人次达本地常住人口数量的47倍,体育旅游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28.6%,体育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总就业人数的37.5%,农民体育旅游收入占纯收入比重达24.4%,体旅融合的风帆正高高飘扬,全民共建共享体旅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正逐步形成。
(刘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