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关节僵硬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会出现腿部怕冷,关节僵硬、疼痛等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对此,万盛日报记者采访了南桐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唐荣斌。
唐荣斌表示,出现以上症状,说明你可能被“老寒腿”附体了。而根据门诊情况来看,这一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很多“80后”“90后”也“中招”了。
老寒腿,病根在软骨
“老寒腿,其实是软骨发生病变的一类疾病,病根在软骨。”唐荣斌解释,膝关节由髌骨、大腿骨、小腿骨构成,老寒腿其实是膝关节软骨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刺等多种骨病,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病。
“软骨是富含水分和蛋白质,并且有弹性的特殊组织。正常人在走、跑、跳的时候,软骨会变形,让两块骨头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唐荣斌介绍,人一旦上了年纪,软骨就会老化、变薄,关节液减少,从而导致关节僵硬。此外,膝关节损伤后不容易恢复,如果刺激了骨骼周围的滑膜,滑膜就会充血、水肿、渗出、积水,这是造成腿痛的重要原因。
“关节疼痛是老寒腿最突出的表现,主要包括腿部两侧或一侧膝关节经常隐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唐荣斌表示,除了疼痛,“老寒腿”的表现症状还有很多,主要包括:怕冷,阴天下雨、气候变凉时症状加重;僵硬,有时急性疼痛发作,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弹响声或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活动后稍有好转;无力,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着年龄的加大,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会导致无力和上下楼困难;肿胀,老寒腿后期,膝关节会肿大变形,活动范围受限,出现持续性疼痛。
老寒腿盯上年轻人
寒湿天气一来,26岁的小张顿时觉得全身关节不对劲,膝关节尤其明显,酸痛、肿胀。以往,小张每天都会坚持爬天梯,如今被迫暂停,因为爬台阶时小腿发软,蹲下再起身时十分费劲。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我,说我这是患了老寒腿。”小张怎么也没想明白,自己年纪轻轻怎么就患上了老寒腿?
“老年人由于膝关节长年磨损、老化,到了冬季,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这种病并非与年轻人无关。”唐荣斌表示,一般来讲,老寒腿患者的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但老寒腿虽带着“老”字,却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如今,很多年轻人也会患上老寒腿。
“很多年轻人为了‘风度’,不及时增加衣物,冬季穿得很单薄。不少女性为了漂亮,还特别爱穿短裙和高跟鞋,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膝关节受凉损伤。”唐荣斌介绍,就门诊情况而言,很多上班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人容易出现膝关节怕凉,晚上盖被子膝关节也不知道热,酸痛无比,这就是风寒致病了。另外,一些年轻人喜欢剧烈运动,大的活动量很容易让关节过度摩擦劳损,引起病变,时间长了腿部就会出现酸麻胀痛等症状,这其实就是患“老寒腿”的前兆。
科学预防老寒腿
预防“老寒腿”频繁发作,要从保暖做起。现在有不少时尚的阿姨学年轻女孩,上身着冬裙,下身穿薄打底裤,脚踩靴子,这样虽美,却会增加骨性关节炎发作的机会。唐荣斌建议,冬天下身别穿太清凉,降温时要戴护膝进行局部保暖。“平时常用热水泡泡脚,使气血能顺利到达人的上身,维持机体供血平衡。同时,老年人要穿宽松的裤子和鞋,鞋跟高2—3厘米比较合适。此外,临睡前可以拿个小枕头垫垫腿,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他说。
得了“老寒腿”,该少动还是多动?有些人认为,既然关节卡住,就该多运动,让膝盖灵活点。公园里常见老人下蹲转膝盖,其实这一动作十分危险,会加剧对膝关节的磨损。“我们提倡运动,但要选对方式。”唐荣斌指出,爬山、长跑会进一步磨损膝关节,“老寒腿”患者不宜采用,适合“老寒腿”人群的运动有游泳、慢跑,特别是身体肥胖者应该多游泳,可减少负重运动对双腿和关节造成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人群,如果出现小腿或大腿部位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一走路就疼,休息一下就缓解)等症状,可能不是老寒腿导致的,而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关,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曾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