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运动:健身新方式
最近在一些城市出现了一些爬行人群,他们弯腰弓背,像孩子一样在平整地带爬来爬去。这是一种新的运动方式,他们想通过爬行达到健身的目的。
爬行运动是一种水平运动,是指运动者在身体与地面保持基本平行的状态下进行的各种运动。
有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进行垂直运动,对身体的某些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脊柱变形、器官下垂等。水平运动可以消除和减少重力对人体的副作用,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四肢,能减轻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腰椎的负荷,缓解并改善脊椎受力,对防治腰椎部疾病、腰肌劳损以及多种颈、肩、脊柱病有一定的帮助;爬行需要四肢协同运动,对锻炼颈、肩、背、双臂等部位的肌肉有益。
传统爬行法包括两手两膝着地的“跪爬”和四肢着地、手足交替爬行的“手足爬”。爬行运动在较为平旷、舒适的地方进行,爬行时放松身体,双腿弯曲,双手、双脚脚趾、双膝着地,脚趾轻微向前用力,身子略微前倾,四肢配合运动,速度不求快而求稳。运动时间无需过长,一周做一两次即可。爬行运动有五大注意事项:
第一,爬行前做好准备活动,做热身跑5—8分钟,步行40—50米;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自我按摩或放松练习3—5分钟,慢走50米。
第二,宜在空气流通、有地毯的室内或平坦、有草坪的室外进行(沙滩也可)。在家里做爬行运动要当心家具等障碍物影响,练习者衣履要轻便,应佩戴必要的护具,如爬行场地是硬质地面,一定要佩戴好护膝和手套。
第三,运动量要因人而异,逐渐递增。练习前后应测试脉搏,以练习后5—10分钟时的心率比平静状态下增加10—20次/分钟为宜。
第四,爬行速度不宜过快,不要追求超出人体正常能力的动作,以动作规范为主。想站立时,切记不可马上站起,要由爬式先改为坐式,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脑瞬间缺氧晕倒。
第五,心脏病、高血压和眼部疾病患者及手、足、膝部有炎症、坏疽,感染、化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爬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