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走路姿势让脊柱更健康
脊柱是身体的脊梁,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从医学角度上讲,脊髓从大脑延续贯穿整个脊椎,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于全身,支配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脊椎两旁的交感神经链支配内脏的运动、分泌和代谢功能。因此,健康的脊柱是人体运动、感觉、脏腑功能的基础,也是人体精神风貌的体现。
走路可锻炼脊柱等身体各个部位,但不科学的走路姿势却很容易长久地损伤脊柱。
专家解释,走路姿势不标准、不正确,会积累性、动态性地损伤脊柱,导致脊柱某个点、某个环节上受力点的移动,从而影响脊柱系统正确地指挥肌体功能运作。因此,要保持脊柱健康,正确的走路姿势很重要。
走路时
走路时要依照正确的站立姿势,保持头、肩与髋在同一垂直平面,微微用力收小腹,目视前方让双手自然下垂摆动。需要留意的是,要避免踮脚尖走路,因为在下盘不稳的情况下,身体会不自觉地的前倾,破坏原有的良好姿态。
走路的姿势正确了你会感到:脚更轻松了、腰更有力了、背直挺了,精神状态也随之昂扬。
爬楼梯时
要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上半身保持垂直,目视前方,千万不要看着脚下的阶梯,导致身体重心向前倾。抬膝时,应让自己的双脚平稳踏实地踩在阶梯上,利用大腿的力量推蹬,将身体向上送。
休息时
可采取坐姿,尽量将腿部抬高,进行脚趾头左右分趾运动,交替做脚背绷直、向上翘、脚腕晃动等缓解式调整运动。手臂则向后伸直撑地上,头向后仰高。此外,休息时可采取卧式,头部稍低10分钟左右,再与身体一道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