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栏目>全民健身

青少年运动五建议

日期:2017-02-2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17-02-27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平时多做运动,不但可以促进骨骼发育,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但青少年运动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不要盲目追求运动量。年龄处于青春初期的少年儿童,身体尚未充分发育。生理方面,肌肉纤瘦、骨骼细嫩、内脏器官不成熟;心理方面,人小心大、自我估计不足。若是凭一时冲动或兴趣,骤然进行强度大、负荷重、对抗激烈的大运动量活动,会造成运动损伤,如骨折、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2. 运动要有针对性。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都有各自的最佳期,健身锻炼应有合适的项目。如12岁到15岁是身高的突增期,此时进行球类、游泳、奔跑等伸展性练习, 有助于长高。15岁到17岁是肌肉迅速增长期,进行体操和负重等力量性练习,有助于强健肌肉。若是增高锻炼负重、长肌肉锻炼奔跑,健身的效果将大为降低。

3. 运动项目避免片面。各种运动项目对青少年的健康发育都有优点和不足,应该“一专多能”地全面锻炼。一般来说,足球运动对下肢和心脏的锻炼效果最好,对上肢和躯干的效果就差一点。进行器械体操运动时,上肢和躯干锻炼多,对心脏和下肢的锻炼相对少。因此,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点,以一两项运动为主,辅以多项目的练习,是青少年进行锻炼身体的理想途径。

4. 注意锻炼逆反“生物钟”。人体的兴奋与抑制的生理特征和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有关,运动量可以根据当时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自己把握。如果颠倒运动次序,扰乱了“生物钟”,就会使内分泌失调,对健康产生不利,对学习生活也无益。

5. 注意不要急起急停。青少年在健身锻炼方面的一大缺点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的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有的在剧烈运动后不做放松活动,甚至大汗淋漓跑进室内后便马上就餐或者学习。前者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拉伤和扭伤。后者容易造成因大脑缺血发生头晕、呕吐,甚至昏厥现象。 (《万盛日报》综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