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锻炼,这些疾病可以治
运动是现代最流行的养生方法,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通过运动锻炼体能、增强体质。保健专家从现代养生的角度分析发现,运动的好处有很多,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外,还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那究竟经常锻炼可以治疗些什么疾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1. 焦虑。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专家表示,锻炼能促进大脑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善情绪,缓解紧张和焦虑。
2. 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在陆地上进行常规锻炼会感到困难,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水中锻炼。水的阻力是空气的12倍,水的浮力又减轻了关节的压力,因此可以在不损害关节的前提下加强肌力。
3. 头痛。专家建议,在公园里悠闲散步或在家中踩脚踏车是不错的选择。
4. 骨质疏松。如果骨密度过低,负重练习和抗阻力锻炼是最佳选择,即使是最低强度的锻炼也能见到效果。深蹲和肩部上举能让多个关节、肌肉得到有效锻炼,从而增强骨骼力量。
5. 抑郁。当发现自己情绪沮丧低落,有抑郁症的前兆时,请开始健身。中等强度的锻炼可以治疗任何程度的抑郁症。尤其是与“健友”一起锻炼时,可以更好地克服孤独感。
6. 腰痛。中年人腰疼,多源于姿势不良和核心肌肉群(腰腹部肌肉)力量薄弱。对腰腹进行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最佳的锻炼方法就是平板式。具体做法为:俯卧在健身垫上,靠肘关节和脚尖支撑身体,让整个身体抬离床面,躯干和双腿保持绷紧状态。
7. 纤维肌痛。纤维肌痛不像关节炎,病情会不断变化,疼痛感会侵扰不同的肌肉群。散步、游泳和骑车能有效缓解症状。注意锻炼前一定要充分做好热身运动,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避免锻炼过度。
上文介绍的疾病,你都可以用运动来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得持之以恒,才能有理想的效果。(《万盛日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