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调光 能隔热 能保湿 “万盛造”亮相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
4月9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这座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凭借众多创新亮点吸引了各界目光,其中,来自万盛的企业——重庆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耀皮”)生产的高性能三银LOW-E复合夹胶玻璃产品成为一大瞩目焦点,为航站楼增添了科技魅力。
4月8日,记者走进重庆耀皮工厂,揭秘这一块“身怀绝技”的“神奇玻璃”。
生产工艺智能化
重庆耀皮生产车间机声隆隆,玻璃“智”造的场面热火朝天。原片玻璃被切割成不同大小和规格,再经过磨边、钢化、镀膜、夹胶、中空等精细工序,成为不同客户的定制产品,全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
“近年来,公司投入超500万元进行自动化及设备升级改造,目前已实现全线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重庆耀皮总部技术质量总监杨健光介绍,镀膜生产线、质量检测系统等玻璃加工生产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具有性能稳定、管理科学化等特点,这使得产品性能优越,精度可靠,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玻璃从原片到成品所需要的搬运、排片,再到物流装箱,基本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的生产。”杨健光说,近几年生产线人数虽然减少近20%,但生产效率反而提升25%。
“我们还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现数十种不同幕墙玻璃的生产,普通复杂度的玻璃品类切换通常只需1小时,一个车间一年可以生产上百种不同的幕墙玻璃。”杨健光说。
如今,重庆耀皮有员工450人,配备40台套高端设备,年加工玻璃180万平方米,年均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
量身定制高端化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由主楼和四条指廊组成,是目前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之一。该航站楼朝南采光天窗全部采用了耀皮三银LOW-E融合热致调光玻璃,这种玻璃可随着气温变化而变色,起到遮阳和自动调节光线的作用。
“T3B航站楼采光顶玻璃就是选用的这种高性能三银LOW-E复合夹胶玻璃产品,结合重庆禾维科技有限公司的热致调光材料,组合而成的一款既能采光、又能智能雾化变色,还能兼顾高保温的创新产品。”在玻璃成品堆放区,杨健光指着一款玻璃产品告诉记者。
杨健光说,这款玻璃是目前公司独有专利的最先进的三银Low-E镀膜产品,膜层结构复杂,具有高透光、低传热性能,能反射超过97%的远红外线能量,遮阳功能和节能效果优,被誉为“夏季遮阳伞”。
杨健光介绍,T3B航站楼采光顶使用玻璃接近12000平方米,共7000余片,每片玻璃都是异型,而且尺寸不一,这对精准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尺寸必须精确到1毫米以内。
“我们为T3B航站楼‘量身定制’了玻璃尺寸和色彩,每片玻璃在加工过程中都设立专用管理系统,有独属的编码和专人跟踪,确保了后期施工拼接的精确度。”杨健光表示,作为上游玻璃供应商,重庆耀皮能够提供灵活的定制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未来发展创新化
重庆耀皮主要生产高端夹层LOW-E(三银、双银)中空复合玻璃、BIPV玻璃、弯弧玻璃、数码打印彩釉艺术玻璃、超长超厚超宽玻璃、超低能耗玻璃、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等产品,是耀皮集团西南区域唯一的加工基地,其“超级节能中空玻璃”等主导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迪拜、北京、上海等国内外高档建筑。
“近年来,耀皮致力于高性能、绿色节能、安全环保和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研发和制造,特别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各种低辐射镀膜玻璃、汽车玻璃和建筑节能中空玻璃,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玻璃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杨健光说,今年一季度,重庆耀皮共计加工玻璃3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从上海中心、重庆陆海中心、重庆科学会堂、重庆江北机场,到首尔乐天大厦、吉隆坡石油双塔,耀皮玻璃用中国智造诠释着建筑与科技的对话,持续拓展建筑玻璃的可能性边界。
“一块小玻璃也能创造一个大世界。未来,我们将乘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东风,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以企业竞争实力的整体提升为核心,坚持集团的‘一个中心、两化融合、四个产业方向’的总体战略,加快打造西南地区高端技术、高品质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基地,更好服务大西部建设。”杨健光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娄亚梅 曾 姚 王泸州 张经鑫)